<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新稅制下一般企業開辦費的稅收及會計處理例解

            時間:2024-08-23 04:13:46 審計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稅制下一般企業開辦費的稅收及會計處理例解

            【例】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外商投資企業A公司,于2008年9月經批準籌建,至2009年5月開始生產經營。2008年度共支出開辦費198(萬元,下同),其中9月54,10月45,11月36,12月63;2009年度共支出開辦費207,其中1月54,2月72,3月36,4月45。兩年合計開辦費405,均以存款支付,都于支出時計進“長期待攤用度”,并于2009年5月一次轉進當期損益。
              A公司自開辦費發生至計稅攤完畢(2012年),共5個年度,各年度利潤表“利潤總額”(即會計利潤)分別為0、-274、156、176、180;各年度納稅調整時,2008年度無銷售收進,發生的業務招待費2萬元不予扣除,其他年度只能稅前扣除60%且不能超過限額,因此每年均因業務招待費而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以下簡稱應稅所得或所得額)4。
              假定:(1)除涉及業務招待費、開辦費和稅前補虧以外,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2)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所得稅,開辦費涉及遞延稅款借項在未來期間均很可能轉回;(3)在稅收上開辦費攤銷期為3年(36個月);(4)各年預計稅率或適用稅率均為25%;(5)各年度均不存在預繳所得稅的情況。
              試作2008至2012各年度所得稅處理和所得稅會計處理并作相關分析。
              (一)所得稅處理
              1.2008年:
              (1)開辦費稅收上應攤銷但會計上不計進損益,因此:應調減所得額=∑[籌建第一年各月份開支的開辦費÷36×(12-月份序號)]=54÷36×(12-9)+45÷36×(12-10)+36÷36×(12-11)+63÷36×(12-12)=8;
              (2)當年應稅所得=會計利潤+不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用度-按稅法計算的開辦費攤銷額=0+2-8=-6(按稅法規定確認的虧損額)。
              2.2009年:
              (1)會計上將開辦費全部計進損益但稅收上只承認應攤銷額,因此,應調增所得額=本年計進損益的開辦費-上年開支的開辦費÷3-∑[本年各月份開支的開辦費÷36×(12-月份序號)]=405-198÷3-[54÷36×(12-1)+72÷36×(12-2)]+36÷36×(12-3)+45÷36×(12-4)=283.50;
              (2)“納稅調整后所得”=會計利潤+不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用度+本年計進損益的開辦費高于本年按稅法規定可攤銷開辦費的差額=-274+4+283.50=13.50;
              (3)“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后所得-彌補上年度虧損=13.50-6=7.5;
              (4)應交所得稅=7.50×25%=1.88。
              3.2010年:
              (1)按稅法計算開辦費攤銷,應調減所得額=當按稅收規定可攤的開辦費=上年一次計進損益的開辦費÷3=405÷3=135;
              (2)“納稅調整后所得”和“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不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用度-當年因開辦費攤銷調減的所得額=156+4-135=25;
              (3)應交所得稅=25×25%=6.25。
              4.2011年:
              (1)因開辦費攤銷,應調減所得額=∑(第1年各月份開支的開辦費÷36×月份序號)+第2年開支的開辦費÷3=[54÷36×9+45÷36×10+36÷36×11+63÷36×12]+207÷3=127;
              (2)“納稅調整后所得”和“應納稅所得額”=176+4-127=53;
              (3)應交所得稅=53×25%=13.25。
              5.2012年:
              (1)因開辦費攤銷,應調減所得額=∑(第2年各月份開支的開辦費÷36×月份序號)=54÷36×1+72÷36×2+36÷36×3+45÷36×4=13.50;(2)“納稅調整后所得”和“應納稅所得額”=180+4-13.5=170.50;(3)應交所得稅=170.5×25%=42.62。
              (二)所得稅會計處理
              1.相關計算:
              (1)2008年應確認遞延稅款貸項=8×25%=2;
              (2)2009年應轉回遞延稅款貸項2,確認遞延稅款借項=283.50×25%-2=68.88;
              (3)2010年應轉回遞延稅款借項=135×25%=33.75;
              (4)2011年應交轉回遞延稅款借項=127×25%=31.75;
              (5)2012年應轉回遞延稅款借項=13.5×25%=3.38。
              2.賬務處理(見表一、表二)。
              表一 A公司2008、2009年度涉及開辦費及所得稅的分錄表單位:萬元

            【新稅制下一般企業開辦費的稅收及會計處理例解】相關文章:

            新準則下企業所得稅賬務處理例解203-24

            股權投資差額會計處理例解03-20

            商品期貨交易會計處理例解03-24

            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稅收籌劃的思考03-20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所得稅會計處理例解03-24

            論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商譽減值處理03-18

            稅制改革與稅收政策取向分析03-20

            談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處理03-24

            例解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調整和股票股利等稅務和會計處理11-18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