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小常識
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用品的攝進
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贅肉則是4%~5%。此外,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鐵的攝進,抗冷能力會增強。需要留意的是,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贅肉多的肥肉。同時,天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吃飯前喝碗熱粥或熱湯
嚴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即感到熱和,還能熱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欲。尤其是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此外,冬季天氣干燥,更應補充水分,而喝粥也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喝下了很多水。除了熱粥,飯前喝碗少油少鹽的.熱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零食首選堅果
堅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節的應季食用品。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都能幫助人們抵抗嚴冷。堅果的營養素密度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冬季食用品種類相對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時候,不妨把餅干、點心等零食換成堅果。需要提醒的是,堅果最好選原味的,且天天吃的量別超過一小把
【冬季飲食小常識】相關文章:
健康飲食小常識11-06
冬季護發小常識10-08
冬季出游小常識10-27
夏天健康飲食小常識08-29
健康飲食小常識「精選」11-12
兒童健康飲食小常識-健康飲食食譜08-07
冬季中醫養生小常識10-16
冬季旅游安全小常識09-25
冬季旅游的小常識09-25
冬季東北旅游小常識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