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

            時間:2024-01-20 08:54:58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藍田生玉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1

              [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釋義]藍田:地名,在陜西省,古時藍田出產美玉。舊時比喻賢父生賢子。

              [出處]《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例句]自從他們家父子倆前后被延攬入閣后,藍田生玉的美名便在鄉里流傳開來。

              “藍田生玉”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名門出賢良。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吳書。諸葛烙傳》,恪少有才名,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三國時,東吳大將軍諸葛瑾,字子瑜。他有個兒子叫諸葛恪(ke),從小聰明伶俐,口才極好,善于言辭,孫權對這孩子很寵愛。

              有一次,孫權在朝廷設宴,六歲的`諸葛恪隨父參加。諸葛瑾的臉長得特別長,孫權想開他的玩笑,乘著酒興,命人牽來一頭毛驢,在驢的長臉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借以譏諷諸葛瑾臉長似驢。眾人見了,捧腹大笑,諸葛瑾也感到很尷尬。諸葛恪見了,走到孫權席前,跪請添寫二字。孫權命人將筆拿來給他。諸葛恪在“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寫了“之驢”二字,這樣就成了“諸葛子瑜之驢”。滿座大臣見了無不驚訝嘆服,孫權見諸葛恪如此機敏,十分高興,當場把毛驢賞賜給他。

              又有一次,孫權問諸葛恪:“你父親和你叔父諸葛亮相比,到底是誰高明?”諸葛恪答道:“我父親高明。”

              孫權要他說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說:“我父親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卻不懂得這個道理,當然是我父親高明。”

              孫權對諸葛瑾說道:“人們都說藍田生美玉,名門生賢良,真是名不虛傳呀!”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2

              【注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典故】諸葛恪字元遜,瑾長子也。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

              【釋義】藍田:地名,在陜西省,古時藍田出產美玉。舊時比喻賢父生賢子。

              【用法】作賓語;比喻賢父生賢子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藍田出玉

              【同韻詞】游絲飛絮、俱收并蓄、大江東去、剸繁決劇、湯里來,水里去、疲心竭慮、挦綿扯絮、淵思寂慮、雁行有序、龍盤虎踞、......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孫權手下為官。孫權讓諸葛瑾帶六歲的'兒子諸葛恪赴宴,在毛驢的長臉上寫“諸葛子瑜”譏笑他臉長。諸葛恪在四字后加上“之驢”,讓人贊嘆不已,孫權又考他,他一一對答如流,孫權夸他是藍田生玉

              【示例】藍田生玉,豈虛也哉? 《南史·謝莊傳》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3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吳書.諸葛烙傳》,恪少有才名,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三國時,東吳大將軍諸葛瑾,字子瑜。他有個兒子叫諸葛恪(ke),從小聰明伶俐,口才極好,善于言辭,孫權對這孩子很寵愛。

              有一次,孫權在朝廷設宴,六歲的諸葛恪隨父參加。諸葛瑾的臉長得特別長,孫權想開他的玩笑,乘著酒興,命人牽來一頭毛驢,在驢的長臉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借以譏諷諸葛瑾臉長似驢。眾人見了,捧腹大笑,諸葛瑾也感到很尷尬。諸葛恪見了,走到孫權席前,跪請添寫二字。孫權命人將筆拿來給他。諸葛恪在“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寫了“之驢”二字,這樣就成了“諸葛子瑜之驢”。滿座大臣見了無不驚訝嘆服,孫權見諸葛恪如此機敏,十分高興,當場把毛驢賞賜給他。

              又有一次,孫權問諸葛恪:“你父親和你叔父諸葛亮相比,到底是誰高明?”諸葛恪答道:“我父親高明。”

              孫權要他說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說:“我父親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卻不懂得這個道理,當然是我父親高明。”

              孫權對諸葛瑾說道:“人們都說藍田生美玉,名門生賢良,真是名不虛傳呀!

              成語故事大筆如椽成語故事

              出處《晉書·王助傳》殉(xun)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說議皆淘所草。釋義用來贊譽寫作才能極高,并用來稱頌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東晉的文士王玖從小才思敏捷,膽量很大,散文和詩賦都寫得很好,二十歲時便被大司馬桓溫聘為主簿。有一次,桓溫為了試王殉的膽量,在大司馬府聚會議事的'時候,故意騎一匹馬,從后堂直沖大廳。幕僚們都嚇得驚慌失指,四處躲避,唯有王殉鎮定自若,端坐不動。桓溫感嘆他說:“面對奔馬而能穩坐的,將來一定是個黑頭公的人!”桓溫為了試王殉的才學,趁幕僚們在議事的時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準備發言的文稿。王殉發言時,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桓溫拿出他的文稿對照,發現他說的內容與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沒有一句相同,不由對他十分欽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將一支像椽(chuan)子那樣的大筆送給他。醒來后,他對家里人說:“我夢見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樣的大筆,看來有大手筆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預言馬上成為事實。就在這天上午,晉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筆出眾,朝廷要發出的哀策、訃告和孝武帝的溢議等,全交給他起草。這種殊榮是歷史上少見的。

            【藍田生玉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藍田生玉成語典故07-17

            經典成語故事11-07

            經典成語故事08-18

            成語故事精選07-26

            成語故事07-22

            經典歷史成語故事02-23

            中國經典的成語故事02-22

            中國經典成語故事03-10

            成語故事作文03-10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