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讓大學生村官有奔頭有想頭

            發布時間:2017-11-18 編輯:家韜

              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社區、農村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的。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已招聘17000名大學生到村和社區工作,成為推進基層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從現實情況看,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在制度、政策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省人大代表吳紅利就此提出了關于建立大學生進社區、村工作的激勵機制的建議。

              目前,在工作定位上,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沒有“沉入”社區(村)中,而是被“截留”在街道(鄉鎮),無法真正融入基層。

              大學生進基層工作的工資待遇還比較低,以我省某市為例,本科生是每月1200元、大專生每月1000元,只能維持基本生活。而且現有的政策只有考試加分,然而即使有加分優惠,但能夠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的也寥寥無幾,三年期滿后仍將面臨就業選擇的困境。

              吳紅利對此建議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培養激勵機制:加大創業資金補助,支持大學生村官以技術承包或技術入股等形式,融入基層經濟發展中。

              另一方面要加強后備隊伍建設。對適應能力強、學習速度快、基層工作能力扎實的大學生村官,可以列入街道(鄉鎮)后備干部儲備中。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讓他們覺得這項工作有未來、有奔頭,真正打造一支優秀的基層隊伍,讓國家放心,讓人民信賴。

            讓大學生村官有奔頭有想頭相關推薦

            欄目推薦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