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觀點的詞
一般主觀題的句群一定是用來表達觀點的,除了一些相對比較隱晦的句群,很多的題目都可以通過尋找表達觀點的詞語來確定文段的觀點,這里給考生總結一些常出現的表達觀點的詞語:首先是假言命題中提到的相關詞句: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只有A才B、若A則B、除非A否則B、一定、需要、必須、必要條件、前提條件、要……等;還有一些常見的觀點詞:不是A而是B,應該(不應)、與其A不如B、換句話說、反過來說、總之、也就是說、實際上、其實....這些詞都是我們在做題時常見的觀點詞,他們引出的句子一般來說都是文段的觀點表達,考生只需做適當的歸納就可以得到文段的意思。
當然,想全部總結出來,是不太可能的,考生也不需要去背誦這些詞匯,只需在自己做題時將其圈出,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做題經驗。
【例 1】經典會被一代代人重讀,這樣文化、尤其是作為精髓的文化就有了傳承。當然有些也是隔代遺傳,基至經過世紀塵封。有些經典的命運非常孤獨,有些好得多。經典是時間的造物。在時間中它又有了自己的歷史,一些讀者會把自己的生命又加入進來。經典不怎么時髦,經典是安靜的,經典等待著。它必須等到一個好的讀者才能復活。這個讀者有多好,它就能夠復活得多好。對這段文字意思概括最準確的是:
A. 重讀經典有利于文化傳承
B. 經典的生命需要讀者來重塑
C. 塵封的經典更值得去品味
D. 經典的命運各不相同
【解析】要把這道題目的結構分析出來對很多考生來說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夠看到句群尾句有一個“必須”,就能夠知道整段文字表達的觀點在這里,歸納該句就能夠得到文段觀點,選擇C項。
二、表達情緒的詞
情緒詞本質上來說也是表達觀點的詞語。只不過比較隱晦,在考試中出現頻率并不是很高,目前為止常見的有:讓人遺憾的是、可惜、不敢、憂心、煩惱等等,這些詞在表達情緒的同時,也在傳遞觀點。
【例 2】“縮略”是趕路人與時間搏斗的一種方式。也許,趕路人自有不得不縮略的苦衷,其中也許不乏積極因素,但從根本上說,所謂縮略.就是把一切盡快轉化為物,轉化為錢,轉化為欲,轉化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縮略的標準是物質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審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內涵的。縮略之所以能夠實現,其秘訣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點點擠出去,像壓縮餅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夠,滋味卻沒有了。對一次性的短暫人生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段文字著重抒發怎樣的感慨?( )
A.急于實現目標,必然付出代價
B.淹沒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無味的
C.人們只重目的,忽略了過程的享受
D.時間可以轉化為錢,卻無法轉化為美
【解析】這道題目從結構角度來找答案并不容易,但考生應該看到尾句有“遺憾”一詞,“遺憾”在表達情緒的同時也在表達觀點,這時候,學生只要往前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的”中的“這”指代“沒有滋味”,就能夠準確的歸納出答案應該選擇B;此外,這道題中的其他選項很具有迷惑性,但如果能夠看到“沒有滋味”和B中的“枯燥無味”的對應關系,就能確定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