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了助力大學生村官考試,讓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績,下面YJBYS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相關面試熱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村官考試面試熱點:過期大米獻愛心誰更傷心
【熱點背景】
在陜西西安市蓮湖區大興新區做環衛工的李賀(化名)遇到一件堵心事:前幾天陜西一家公司來獻愛心,慰問環衛工,給每位環衛工發米面油。他把這些東西領回去后,卻意外地發現大米過期了。27日上午,記者聯系了大興新區環衛工人道班房一位負責人,她承認“是我們自己弄錯了,和獻愛心的公司沒有一點關系”。
其實,類似的慰問活動屢有發生,讓一場本身應該溫暖的行為變了味。“過期大米慰問”,傷了誰的心?這是我們應該深刻反思的一個問題。
【熱點解讀】
企業獻愛心慰問環衛工人,當然值得肯定。然而,環衛工人領到的居然是過期大米,讓這次慈善行動變了味。當地環衛部門回應稱過期大米“和獻愛心的公司沒有一點關系”,顯然難以消除公眾的質疑。
大米等食品,作為一種特殊產品,對保質期有著特別要求,應建立一個嚴格的過期產品回收機制。當然,有關部門確實建立了這個機制。但一些食品企業和商家在執行上存在偏差,習慣于將“臨界食品”、甚至過期食品當“合格產品”銷售,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可以肯定的是,這批過期大米,不管是出自愛心企業之手,還是環衛部門“發錯了”,其源頭仍然是糧食銷售企業。
不可否認,出現過期大米,首先食品監管部門難辭其咎,特別是在對過期食品的監管上,仍是一個薄弱環節。再者,當地環衛部門或愛心企業也有一定責任,在采購慰問物資時粗心大意,沒有檢驗質量。然而,最該承擔責任的是環衛部門,未對慰問物資進行認真檢驗,就貿然發放給了環衛工人。從小處講,反映出了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不踏實,作風飄浮;從大處講,暴露出了相關責任人對慈善漫不經心,對環衛工人的利益麻木不仁。可見,過期的不僅是大米,還有環衛部門的服務意識。
對于環衛工人來說,類似于一袋大米或一包面這樣的慰問品,它并非是停留在物質層面的慰問,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溫暖。因此,環衛部門首先要尊重公益,善待愛心,讓慈善真正發揮積極作用。然而,過期大米的出現,使一些愛心企業,即使做出了行善之舉,向環衛工人獻愛心,卻未能讓環衛工人真正感受到這份愛心,這不僅讓環衛工人覺得鬧心,也令愛心企業十分尷尬。這顯然值得多方反思。而環衛部門公開向環衛工人道歉,僅是反思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