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李振榮教授現場講解鐵皮石斛的栽培要領。
8月5日,赤日炎炎。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董北村現代農業園鐵皮石斛大棚里,來了63位年輕人。他們是該市新聘的大學生村官,分別來自重慶、安徽、江蘇等地。
面對這些剛剛到任的村干部,全國勞模、董北村黨委書記張文德現場當起了“講解員”:“你們叫得出這種植物的名稱嗎?”見多數人搖頭,張文德耐心地介紹說,這叫鐵皮石斛,是我國“九大仙草”之首,屬于無土栽培的植物,種植的技術難度相當大。野生的石斛長在懸崖峭壁上,如今野生的石斛幾乎絕跡,國家將其列為二級保護植物。接著,張文德講述了創辦現代農業園的初衷:“為了實現產業轉型,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4月投資1.2億元建起了這個集觀光、旅游于一體的農業園。引進了鐵皮石斛、靈芝、鱷魚、生態水稻、特種果樹等新項目,聘請了臺灣嘉義農業大學李振榮教授做技術指導,建起了全國最大的無菌育苗組培中心,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已訂出近6000萬元的銷售合同。”
入職第一課,讓新任村官們大開眼界。他們紛紛向李振榮教授討教石斛栽培要領:“石斛要施肥嗎?”“石斛怎么澆水?”李教授一一解答,“石斛主要是靠特制的‘基質’(營養土)釋放養分,成品石斛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烘干制成膠囊。”至于澆水,李教授讓管理員打開了自動控制的噴灌設備,大棚里頓時下起了“毛毛雨”。來自重慶的代玲芝感慨地說:“今天算是長見識了。一種植物就有這么多的學問,我們到村里工作,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而更多的村官則在思考著,如何結合村情,因地制宜謀劃富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