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村官的適應和實踐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棉襖和發展的領路人。羅集鄉結合實際,從基礎抓起,三實招著力提升大學生村官能力。
一是安排優秀村干部一對一進行“傳幫帶”。考慮到農村工作繁瑣復雜,大學生村官剛畢業初入社會,對方方面面都不太了解,羅集鄉為每位村官都安排了一位優秀的村干部做師傅進行一對一的幫助,在開展日常工作的同時,向他們傳授業務知識以及處理解決各類糾紛的方法,大學生學習、應變能力都很強,會總結、肯思考,這一招使他們很快就掌握基層工作的要領。
二是利用實例現場教學。在掌握理論知識以后,如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本著實踐出真知的原則,組織村官當旁聽,現場觀摩其他兩委處理具體糾紛,學習村干部如何與群眾說話,如何應用法律規章處置事件,提高大學生村官的親民能力、應變能力、動手能力。
三是召開群眾懇談會,提問題、找差距。在村里工作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摸準村級發展道路,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大學生村官所在村里積極開展村民代表懇談會,請來有建議有經驗的群眾進行交流,說出心里話,讓村官零距離掌握所在村的實際問題,要求他們利用平時所見所思總結出的問題的根源,并提出解決辦法,歸納出發展思路。這一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方向盤,指南針。
通過三個實招,大學生村官迅速適應了環境,進入了角色,擁有了自信。村官們紛紛表示:一定不辜負組織培養與期望,甩開膀子,沉下身子,扎扎實實在農村干出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