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都昌縣結合全省開展的“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組織全縣66名在職大學生村官創新“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服務工作形式,“一對一”幫扶村里困難群眾。
該縣要求大學生村官在全面掌握幫扶困難戶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為每個困難戶量身定做個性化的發展方案和服務方案。對于勞動力較好又有一定種養基礎的貧困戶,實施項目扶持,根據實際情況,由幫扶人牽頭,發展豬、魚等畜禽的養殖或者發展油茶、果樹、大棚蔬菜等當地的特色作物種植。對有勞動能力又有務工意愿的人員進行就業扶持,通過與企業溝通聯系,或從鄉鎮勞保所了解就業信息,介紹工作崗位。對既無勞動能力又無經濟收入的特殊困難對戶進行直接的經濟救濟。在幫助困難戶充分挖掘自身潛能的基礎上,將社會各界困難戶提供的各項保障、服務和幫扶與困難戶實現有效對接,最大限度地把各項政策真正落實到困難戶,最大限度地爭取更多社會幫扶,積極引導困難戶發展經濟,脫貧致富。該縣鳴山鄉大學生村官譚貞娟帶頭創業,發展黃牛養殖業,同時創辦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把對接幫扶戶積極加入自己合作社中,協調上級部門為幫扶戶爭取小額貸款名額,幫助解決資金問題,助幫扶戶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