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是引領我國未來5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也為中國百姓勾畫出未來五年的生活圖景。規劃建議究竟有哪些精髓,跟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關聯?
現在是老人越來越多,城市農村都一樣,尤其是在農村,八九十歲的老人多的是,有的還在種地。
招工是越來越難,開始還以為是工資低,后來才發現,工資漲上來了,也沒人,實際年輕勞動力少了。
男女性別失衡越來越嚴重,城里的學校還好,鄉村學校,普遍是男生多女生少,甚至有統計顯示,二十年后,中國3000萬光棍找不到老婆。
老人多,年輕人少,男女性別比失衡帶來一系列問題,年輕人少了,干活的就少了,生產的財富就少了,隨之而來,消費能力下降,養老金不夠用,經濟增長面臨挑戰。
還有,家家都一個,沒兄弟姐妹,“家”文化傳承面臨尷尬,象姨父、姨媽、舅舅、舅媽,叔叔伯伯、外甥、侄子等這些稱謂或將面臨消失。
一系列的統計數字表明,我國正面臨著低生育陷阱與人口危機的挑戰,全面放開二孩已是當務之急,基于此,《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生不生二孩?一時間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人口政策,牽動千家萬戶,愿不愿意生是一回事,養養不起是另一回事。全面二孩能否順利實施,人們期待計生服務與公共配套措施“齊步走”。對此,《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
措施指向明確,具體落實還需要從細處著手,這涉及到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臺,比如:醫保社保如何加大對生育二孩的幫扶,確保“生”的成本低廉,“養”有社會保障;如何增加投入,擴充相應的教育資源,降低育兒成本。
再比如,育兒設施如何建?如何增加公立幼兒園建設,我們都知道,現在幼兒園緊張已是普遍現象,如果每年再多增加四五百萬新生兒童,怎么辦?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盡早考慮,要想辦法鼓勵社會各方積極參與。
還有,生養二孩女性的權益保護,針對反映產假比較倉促的問題,生二孩時的產休假是不是可以延長幾天,女性就業的連續性怎么保障?相關部門不僅要呼吁,更要出臺一些措施。
全面二孩,好事成雙,好政策還需要合理的配套措施,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與保障機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生育二孩的后顧之憂,人們才愿意生、樂于生,生得起、養得起,全面二孩政策才會收到良好效果,吃事絕對不能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