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大學生調查13個月完成的農民工調研報告

            時間:2020-12-13 12:30:16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大學生調查13個月完成的農民工調研報告

              當大四學生劉莉蘋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上課的時候,距離株洲700公里以外,她的父親,正在深圳某家具廠做工;她的母親,正在邵陽老家一家工廠包裝著產品。“我父母都是農民工。”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劉莉蘋說。

            大學生調查13個月完成的農民工調研報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2013年9月,當學校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社會調研時,劉莉蘋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關“農民工”的課題。“從小,我就知道父母在外面打工很辛苦,但當我做完調研之后才明白,我以前對他們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近日,劉莉蘋參與采寫的社會調研報告——《農民工市民化背景下城市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研究——以株洲為例》,在我省“深化農村改革”專項征文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這項征文由省經濟學學會、省委“為改革攻堅獻策重大決策咨詢智囊團”農村改革專家組聯合開展。該報告的核心內容,還被國家級期刊《中國就業》采納,在2015年第1期發表。

              這份報告,是袁輝、劉莉蘋、朱媛、晏衛紅、黃飛虎5名湖工大學生,在商學院王歡芳博士的指導下完成的。

              調研者何人?

              大多是農民工子女,想了解父輩們的生活

              為什么做這個關于農民工的'調研?

              “調研組5個同學中,有4位來自農村,包括父母、鄰居甚至曾經的同學,很多都是農民工。”袁輝介紹,唯一不同的是晏衛紅,她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但從小在市場中長大,她接觸到的大部分都是農民工。

              “從我出生直到現在,父親就一直在廣東沿海那邊打工,只有過年時才回來半個多月。”劉莉蘋說,由于在家的時間太短,她打小對父親就印象不深,直到六歲的時候,才開始認識父親,“對我來說父親只是一個符號。”

              父親為什么要背井離鄉?小時候,劉莉蘋對父親也曾有一些怨恨,直到在調研中,她得到一個數據,在有適齡子女的農民工中,55%的子女都是在老家讀書,“不是他們不想(把孩子帶在身邊),是制約的因素太多了。”

              隊員朱媛的父親也是一位農民工。“平時會詢問父親在外面打工的情況,但父親都說得比較含糊。”朱媛說,父親養活一大家人,很不容易,她想通過調研,了解父輩們的故事。

              調研如何開展?

              調查了13個月,訪問了70多家單位

              確定課題后,從2013年9月開始,課題組5位成員開始了對株洲市農民工生存狀況的實地走訪調研,一直到2014年9月結束,每周至少走訪一次,光調查就花了13個月,共收集了200多份資料。

              “調查對象包括城市四區的建筑工、超市員工、保安門衛、清潔工、服務員等,一共涉及了20多個行業,70多家單位。”袁輝介紹,調查一般是在下午或者晚上,等對方下班后才開始,由于調查對象文化程度有限,每份問卷都進行了詳細的訪談。

              “第一感覺是震撼。”袁輝介紹,調查中隊員們發現,大部分農民住的地方都很簡陋,工作強度很高,“有的一個小板房宿舍,住了十幾個人,連洗熱水澡的地方都沒有,有的一天要上十三四個小時班。”

              調研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阻礙。“遇到過很多白眼,有一次,我們到某酒店調研服務員的工資收入,還被保安趕了出來。”隊員黃飛虎介紹,但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一群體,隊員都堅持了下來。

              “幾乎每次出去調研,隊員們都有不同的收獲。”劉莉蘋介紹,雖然條件艱苦,但很多受訪者身上都流露著對生活的熱愛,“有一股積極的正能量。”

              調研有何收獲?

              改變了對農民工的看法,與父親的語言更多了

              “坦承地說,之前對農民工,確實會帶有一些歧視。”隊員晏衛紅說,通過調研,加深了對這一群體的了解,更多地變成了理解與尊重,“以前看到他們,會敬而遠之,現在,更多地是想跟他們交流,了解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之所以學公共管理專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親。”劉莉蘋介紹,在底層工作的父親一直認為,管理崗位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因此執意替女兒選擇了這個專業。“以前從來沒有主動跟父親交流他在外面工作的情況,但搞完調研之后,跟父親的共同語言更多,也更加了解父親的不容易。”劉莉蘋說,父親現在最擔心的,是以后的養老問題,因此,劉莉蘋畢業論文的題目,也選了一個相關的課題,現在正在實施。

              “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這一群體。”袁輝介紹,調研報告出爐后,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好幾個部門都向我們要這份報告,作為制定政策的參考。”

            【大學生調查13個月完成的農民工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返鄉農民工創業難題的調研報告07-24

            農民工工傷保險調研報告范文07-02

            農民工返鄉對我區社會治安影響的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農民工情況調查報告10-26

            農民工調查報告15篇01-15

            農民工就業關于情況調查報告08-01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心理現狀的調研實踐報告08-03

            博物館調研報告13篇01-21

            農民工回流返鄉及再就業等情況調研報告08-13

            大學生寒假調研報告12-22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