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三國演義1500字讀后感

            時間:2020-11-03 14:44:40 讀后感1500字 我要投稿

            三國演義1500字讀后感

              翻開歷史長卷,駐看鼎足三國;聆聽烽火交戈,感悟英雄壯懷。

            三國演義1500字讀后感

              讀《三國演義》,百遍而不厭。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后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為依據,經羅貫中藝術加工,生動再現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近90多年一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相比,其文學價值遠大于歷史價值;與其他三大名著相比,盡管各有千秋,不敢妄加評論,但《紅樓夢》中有太多曲折情傷,《水滸》中有太多江湖豪氣,《西游記》中有太多虛幻場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三國演義》之所以成為我的最愛,除了三顧茅廬、赤壁之戰、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更有200多個活靈活現的人物,他們或正或邪,或剛或柔,或愚或智,或忠或奸,各具其態,共同鑄就了這部小說的靈魂。

              劉備以寬厚仁慈著稱。用現代人的語言描述,作為領導者,在劉備身上體現了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劉備一生志向遠大,目標明確,不畏艱難,內心涌動的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壯志。盡管許多人對其“亂世之梟雄”之稱有誹議,甚至有言其為婦人之仁、一介懦夫,事業全仗眼淚而非能力。但我以為,按照儒家思想來看劉備,他以仁義當先,熱愛百姓,即使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所到之處無不布施仁政,始終得到百姓愛戴,當屬難能可貴。按照人際關系學原理看劉備,關、張忠心輔佐,諸葛亮鞠躬盡瘁,眾英雄云集麾下,只靠眼淚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必有其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當屬帥才必備之能力。按照“成大事者必有強勁對手”的理論來看劉備,他的對手曹操不可謂不強,然曹操青梅煮酒之時,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何為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天下動蕩,群雄并起之時,能率虎狼之師,席卷天下,統一中原,成就霸業者,方為英雄。至于為人將相,雖屢建奇功,封狼居胥,亦皆為賣命之徒,看家之犬耳。怎可與英雄共論?由此我言,劉備實屬人中龍鳳,世之梟雄也。

              曹操以奸詐多疑揚名。羅貫中筆下的曹操,從第四回誤殺呂伯奢一家九口,末了還揚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開始,就注定了多疑無情的形象。之后,在《三國演義》中,為了不斷地凸顯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光輝”形象,硬生生將曹操演義成了“反面角色”。不管世人如何評價,但我以為,羅貫中這樣描述曹操,從文學色彩化的角度可能不無道理,如果從尊重歷史真實性看,將曹操描寫為漢朝的篡逆者,其實并不公平。真實的曹操實則為東漢時期最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其貢獻之大無人可及。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北方屯田,興修水利,從根本上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產生了積極作用;用人唯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地區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精通兵法 ,以所著《 孫子略解 》、《兵書接要》、《 孟德新書》等為證。在曹操的領導下,消滅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 曹魏立國的基礎。在文學方面,曹操善 詩歌 ,著有《 蒿里行 》、《 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 清峻整潔。著有《魏武帝集》。特別是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 三曹 ”(曹操、曹丕、 曹植 )為代表的 建安文學 ,史稱“ 建安風骨 ”,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尤其可貴的是,在《蒿里行》詩中他以同情的筆調,寫出了廣大人民在戰亂中所罹的深重苦難:“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我最喜歡的《觀滄海》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 ,山島 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讀來朗朗上口,意境澎湃。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曹操一方面在亂世中積極追求個人抱負的實現、自我價值的超越,一生以“安民定天下”為己任,以 齊桓公 、 晉文公為榜樣,追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境界。另一方面,內心充溢著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信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使之行為復雜多變,令人難以捉摸。也許,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人格狀態不協調”導致的悲劇吧。總之,曹操不是完人,確實是一個多有爭議之人,但不管怎樣,他的成功決非偶然,正如陳壽評價其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魯迅 評價其為“至少是一個英雄”。想來這樣的人物,如何能叫我不佩服乎!

              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化身。羅貫中對諸葛亮的“偏愛”無人能及,可謂用盡筆力、大肆渲染、近乎神化。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一生謹慎,鞠躬盡瘁。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等等,件件讓人驚嘆,樁樁讓人折服。諸葛亮一生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有人說,“從古至今,可以配用鞠躬盡瘁的只有諸葛亮和周恩來”的說法,我也以為言之有理。但諸葛亮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其一是妒賢,在蜀國的智囊團里,他從骨子里是容不下別人的,也算是能人之傲氣吧。其二是絕后,從出山到獻身,諸葛亮沒有培養出一位得力弟子,致使他死后,蜀國上下無一人能接班。如果說諸葛亮是一代奇才,那么,這兩點不足更亦可悲。

              此外,《三國演義》還成功地塑造了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勇謀兼備的趙云、心胸狹窄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忠厚老實的魯肅、陰險狡詐的司馬懿、好色之徒董卓等等人物形象。性格關系成功、性格決定命運。羅貫中正是用對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畫,將風云三國描述的波瀾壯闊、蕩氣回腸、耐人尋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崇拜英雄之余,審視世間百態,紅塵之中細思量,忠也一生、奸也一生,善也一生、惡也一生,何不把美名留!

              對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畫,將風云三國描述的波瀾壯闊、蕩氣回腸、耐人尋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崇拜英雄之余,審視世間百態,紅塵之中細思量,忠也一生、奸也一生,善也一生、惡也一生,何不把美名留!

            【三國演義15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

            高一三國演義讀后感01-24

            讀后感《三國演義》09-22

            “三國演義”讀后感08-15

            三國演義讀后感05-25

            三國演義每回讀后感03-07

            三國演義最新讀后感02-10

            《三國演義》寒假讀后感01-19

            2022三國演義讀后感11-03

            最新三國演義讀后感10-27

            小學三國演義讀后感08-11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