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簡愛的讀后感800字

            時間:2021-01-06 18:52:39 讀后感800字 我要投稿

            有關簡愛的讀后感800字

              初讀簡愛是小學四年級,據今也9年有余了。此間重閱很多名著,類似《飄》、《傲慢與偏見》、《紅樓夢》等倍受推崇的女性小說更是枕邊常客。然而,我卻始終對《簡愛》缺乏共鳴。兒時初讀只覺味同嚼蠟,乖僻的男女主人公以及滿篇洋溢著的狂熱獨白,以至讀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英格拉姆小姐的華麗裝扮。大眾對《簡愛》的如獲至寶令我頗為不解。

            有關簡愛的讀后感800字

              及至能對人世稍做思考之時,我對《簡愛》的反感便不僅限于朦朧的意識了,世間一切之不喜或狂熱都自有其因。然當我打開搜索網站,竟未發現任何對《簡愛》有所針砭的評論,對一部小說而言,這也確是一個奇跡了。

              自尊、靈魂、正直、高尚……當一個泡沫被賦予這許多沉重意義后,自然顯得偉大非凡。我承認這部小說確實呼喚著人性最為高尚的部分,然而過于完美、過于高尚的結局就是虛幻。于中我看不到自己,看不到正常的擁有弱點的人性,只覺勉強、做作。

              作者自戀與極端追求完美的心態,由于現實的無奈,全被無意識投射到這部小說中。在我們忙著感激《簡愛》對我們靈魂的偉大洗禮前,不妨先把它看作作者平衡自我心態的產物吧。

              關于人性

              人非“性本善”,亦非“性本惡”。世間一切皆如硬幣兩面,全然美好或徹底丑惡皆為虛假。過于偉大和過于渺小一樣值得懷疑。

              簡愛,不要極至追求人性高尚面吧!拋棄女性天生的被征服欲和嬌柔而刻意生澀強硬;拋棄人類動物性的恐懼而刻意勇敢無畏;拋棄對粉-飾-太-平和錦衣玉食的追逐而刻意杜絕人欲;拋棄人天生之自卑感而刻意不卑不亢……恕我實難為之打動,她還是具有完整人性的人嗎?獨立人格的壯美與崇高啊,你實在太遙遠、虛幻又可笑。

              面對英格拉姆小姐的才貌卓絕與高貴富麗,她為何不嫉妒?面對柔美的粉紅綢緞,她為何寧著舊衣?面對昂貴精致的面紗,她為何厭之不顧?面對巨額遺產,她為何視若糞土、甚而分之他人?這不僅不令人佩服,以至使人憤怒。

              我寧愿看到郝思嘉對著綠天鵝絨帽子神魂顛倒,也不愿看到簡愛自詡無欲無求。

              “簡愛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心中最平易近人的偶像,她不會難以靠近,她的影子飄散在我們周圍。”徹底完美的人格是恐怖,它的存在是對正常人性的壓力。

              關于獨立

              “精神獨立與物質獨立哪個更重要?”,此命題已與“To be or not to be?”一樣久遠卻毫無意義。我看不出精神與物質有甚矛盾之處。當我們擁有其一時用得著排斥另一個嗎?

              簡愛對物質需求的極端排斥,自是出于人性的虛偽。同時,也是生于十九世紀的女作家拘于時代的思想局限。簡單說,夏洛特對獨立的理解十分狹隘。她筆下女主人公的獨立僅限于寧愿餓死也不依求男性(甚至“不依賴”到了病態的地步),但一人肉體不存,何談精神?“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夏洛特沒有意識到,一個拒絕男人的女性無需貧困潦倒,她同樣可以成功富有。夏洛特提倡女性走出家庭,卻未提出女性創業。這是她所謂“獨立”的狹隘之處。

              不過,時代局限不屬于她的錯。我只可惜那許多心懷簡愛式幻想的姑娘們,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高喊幾聲“我的精神很高尚”實是很容易的事。

              關于世俗

              “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就沒有靈魂了嗎?你想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同樣有一顆心!我現在不是憑著肉體跟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在和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都已經離開人世,兩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樣,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這句提出精神平等的著名獨白,初也令我為之一震。同時,貧窮低微的女家庭教師與桀驁富有的男雇主突破傳統的愛情,也似乎確實昭示著主人公的不拘世俗。

              然而,這閃光之處同樣伴隨著來自作者的俗套。曹雪芹對妙玉之判詞為“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此話同契合于簡愛,口口聲聲追求高潔、平等,終不過是無力反抗命運而自欺欺人的庸俗女子。

              此書最令人莫名的,乃簡愛知曉羅切斯特本有妻子后毅然出走一節。所謂簡愛追求地位平等,不甘心做情-婦是也。試想,既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既為精神與精神間的愛情,又何懼婚姻制度與世俗名義?又何來妻子、情-婦之分?正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憐男女主人公突破階級地位的偉大愛情,竟又倒于世俗的婚姻名義,真真可笑可嘆!

            【有關簡愛的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簡愛》讀后感11-09

            簡愛讀后感150010-07

            簡愛讀后感300010-06

            簡愛讀后感50008-19

            簡愛讀后感經典03-30

            《簡愛》名著讀后感09-10

            《簡愛》讀后感范文09-07

            精選簡愛讀后感09-05

            《簡愛》的1200字讀后感10-28

            簡愛的讀后感1000字11-03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