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后感(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
海,是深不可測的。海底,很少有人去過。有人說,海底有兩萬里。為什么呢?因為,曾經有一個神秘的人探索過海底的每一個地方。下面是收集的讀海底兩萬里有感500字,僅供參考。
假期里,為了使自己得到充實,我便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于是,我便懷著一種激動的心情,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郁、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漂浮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在廣袤的大海里,使我覺得自己也可以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斗,還擊土著人的'圍攻……
其中,留給我最深印象的便是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他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可以為法國歸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于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時機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2
今天,我向同學們推薦儒爾·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這本書。它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說,主要描繪了法國生物學家阿尤納斯的海底奇遇。
打開這本書,我就和博物學家阿尤納斯一起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啟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我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的海底生物,還有海底洞穴等等。
在這個懸念迭出、扣人心弦的故事里,我十分欽佩尼莫船長,因為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僅有的一絲空氣,就在他們幾乎虛脫時,尼莫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行為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更深深打動了我。
讀了《海底兩萬里》這部經典名著,使我明白了只要有智慧,大海就是取之不盡的生命之源,同時也讓我知道了保護海洋里每種生物的重要性,更加深了我對生命的敬畏及對他人生命的尊重。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最新3
暑假里,老師向我們強力推薦一本書,叫做《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
這部小說情節驚險曲折,有一直保持鎮定、機智的尼摩船長;忠實可靠的仆人康賽爾;勇于探險的阿龍納斯教授和技藝高超的尼德·蘭一起在被人們稱為“水怪”的潛水艇中翱游大海,闖過了一道道難關,終于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最讓我感動又膽戰心驚的末過于那次章魚的襲擊。一次風平浪靜的海面,“鸚鵡螺號”里的船員都開開心心地,突然出現了一只章魚,打破了他們的寧靜。他們與巨大的章魚進行了一場殊死拼搏,戳的戳,刺的刺,砍的砍。在激烈的戰斗中,突然章魚的一只觸手抓起了一位船員,把他緊緊地捆住,尼摩船長和其他船員為了救那位船員,開始與章魚奮力拼搏,當把章魚的七只觸手砍掉時,章魚一下子吐出了一團黑霧,逃之夭夭了,那位船員在瞬間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找不到了!看到這里,我不禁也流下了眼淚,多年的朋友,最后永別了!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做什么都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有希望,有了希望才有最后的成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3
打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奇怪心,和書中的仆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龍納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頭了布滿傳奇顏色的海底之旅。《海底兩萬里》這是凡爾納的一篇巨著。敘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發生在1866年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發覺了一個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他的攻擊。在公眾的呼吁下,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趕。阿龍納斯教授接受了邀請,參與了這次追趕行動,結果,追趕“海怪”的戰艦反被“海怪”追趕,并遭到’海怪”的猛烈攻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隨“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兩萬里,探究海底隱秘,經受了種種艱辛和風險,最終,他們因不堪海底世界過于沉悶的生活,設法逃走,返回了陸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鸚鵡螺號雖然是他虛構出來的一輛潛水艇,但文章中的植物,動物,卻又能帶給人那么真實的感受。帶著我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讓我們見識了很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地窖、暗道和遺址等等。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中,我們都能真真實實的感受到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在潛艇未創造之前想象出潛艇的構造,電燈未問世前預料到將來生活,充分把科學與故事情節相結合,制造出一個布滿神秘的深海世界。
沒有幻想,沒有抱負,是不行的。但幻想也不代表著空想,需要實際行動來實現。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怕失敗,只怕沒有承受失敗的力量。只有幻想,加上行動,才會有進步,才會勝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提出要愛惜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責備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舊是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索,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學問后,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獲——環保已刻不容緩!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4
《海底兩萬里》,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的腦中就充滿了重重的疑惑,但讀完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之后,讓我對里面人物有了了解,特別是尼摩船長。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情節古怪離奇,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讓我更是仿若身臨其境、如癡如醉。
這本書大致的內容是從海面上發現一只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撞幾艘輪船開始,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應邀參加追捕,從而發現這怪物并非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這艘“鸚鵡螺”號潛艇是尼摩船長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利用海浪發電,供給船上熱、光、動力,是一個令人驚嘆的現代工業杰作。尼摩船長是一個非常神秘人物,卻有著出類拔萃的才華與驚人的膽識。于是阿龍納斯在尼摩船長邀請下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阿龍納斯及其同伴乘“鸚鵡螺”號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北兩極海岸,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最終到達納威海岸。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森林打獵,“鸚鵡螺”號擱淺,進入珊瑚墓地,經過阿拉伯海底地道,地中海四十八小時。在將近10個月的漫長旅程中,經歷了土人圍攻、冰山封路,鯊魚、章魚襲擊等許多危險。讓我記得最深的就是“大浮冰群”,他們被浮冰重重包圍的時候,還可以冷靜思考逃出浮冰的包圍,要是我就亂成一鍋了,我真要學學他們的冷靜。
尼摩船長反抗壓迫戰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思想。他是個非常勇敢的`人,我要向他學習。讓我們跟著尼摩船長一起兩萬里的環球探險旅游吧!
海底兩萬里,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魅力的島嶼,它告訴另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非常佩服的是他們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阿尤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的精神;佩服教授的似康賽爾對主了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生的去營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刻畫交替出現。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5
《海底兩萬里》:作者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夸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缺乏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創造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并在小說發表25年后,人們制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夢想都以科學為依據。
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夢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夢想大膽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海底兩萬里》寫于一八七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這部作品表達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承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并非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穩固,利用海洋發電。
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
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展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似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哀。這個神秘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夢想融于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6
一個在平靜的靛藍色下發生的不平靜的故事,一段在奇異新世界的旅程,一串從愛恨情仇中升華出的哲理……這就是“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在四十余載風霜后的結晶――《海底兩萬里》。這段神奇的旅程從阿龍納斯教授一行被“海怪”攻擊,又被其救起開始。所謂“海怪”就是潛艇――一個海中的移動堡壘!儒勒·凡爾納居然在潛艇發明前許多年,只單單依靠自己的想象,就把人類科技水平提前了幾十年!可見想象力是多么重要。但是呢,人們越長大,想象力越枯竭。有個教授做了一個實驗:他往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分別問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這是什么?小學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說是“雞蛋”,有的說是“車輪”,還有的`說是“媽媽憤怒的眼睛”;中學生的答案只有2個,“圓”和“零”;而大學生就都不說話了,認為這是在侮辱他們的智力。多么可怕呀!有不少人羨慕鄭淵潔,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童話大王。一個本應在工作崗位辛苦工作的中年男人為什么會寫出如此天馬行空的文章?
答案是他敢于想,敢于寫,敢于做。他曾說過“100分把童年變成100歲”,是啊,在當今這個“鴨梨山大”(網絡熱詞――壓力如山一樣大)的社會,每個人從小就被剝奪了想象力,長大后更為買房、買車、養家糊口所奮斗。但他是一個例外,一個在想象世界遨游的老男孩。他畢生的成就都歸功于一個兒時不忘的夢,一份與物質社會抗爭的勇氣,一顆愛想象的心!席卷二十世紀風靡全球的《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科幻電影的新紀元,也把喬治?盧卡斯推上了近乎天神的地位。有人曾開玩笑道:“是外星人幫喬治?盧卡斯拍了《星球大戰》”。這一系列影片的確是不可思議的――僅憑電影就帶動產生了近45億美元的利潤。在這背后是什么?是想象!如果沒有想象,怎會在人類剛剛發現宇宙神秘面龐的當時,就能將太空生活描寫得如此細致?是外星人幫助嗎?不,是想像幫助他!如果沒有想象,怎會出現激光劍,這種讓軍事學家想都不敢想的武器是有某個神秘的設計師幫助的嗎?不,是想象幫助了他!為什么阿龍納斯教授最后返回陸地時要將這些海底的秘密公之于眾呢?難道是為名利嗎?不,他是希望人們重新找回失去的想象力。而我們這些在成長路上的年輕人如果只被考試分數電腦游戲困擾,那么中國的未來就很危險!所以,就讓想象伴我們成長,去創造一個自己的輝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7
你可知,在儒勒·凡爾納的小說中有著這樣一艘潛艇:它出沒于各個海域,襲擊來往于各國之間的船只,人們對它有著各種猜測,有人說它是一只海中巨獸,而有人說,它并不是生物,而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戰爭機器。人類希望能捕捉到它的身影,但總是一無所獲。我對它神秘的身份十分好奇,于是,閑暇之余,我閱讀了這本劃時代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
在這本書中,人物性格被作者刻畫得十分鮮明,性格暴躁的水手尼德蘭,知識淵博的阿龍納斯教授,老實忠厚的仆人龔賽伊,性格令人捉摸不透的尼摩艇長。這些性格鮮明、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于凡爾納之手,在此,不得不說他真是一位能賦予文字生命的作家呀!
除此之外,書中的各個章節也十分引人入勝,如南極大湖濱、章魚大屠殺這些環節都令人回味無窮。作者單憑白紙黑字卻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讀來仿佛自己也隨阿龍納斯教授在大海中遨游,這需要將文字掌握到何等高的境界,才能達到這種水平啊!
但書中令我最為震撼的還是作者對海底的描寫。海底中各種地貌、各種魚類、各種植物,乃至整個海洋都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擁有神奇魔法的手收入到了書中。最了不起的是作者對海底萬千景象的描寫,令人感到神奇,卻又符合實際。對鸚鵡螺號的描寫也是如此,對潛艇的原理以及構造介紹得有理有據,讓人產生一種真實感、信服感,仿佛它們真的存在于現實之中,而將這一切貼合現實地表達出來需要多么龐大的知識量和多么超前的想象力呀,所以凡爾納在這方面的天賦也就不言而喻了。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驚嘆于作者筆下精彩的章節和傳奇的歷險。更多的是從中學習到了許許多多渴望已久的`知識。其次,我還從書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互相信賴的美好品質和作者字里行間表達出的對和平的向往,而我之所以稱它為劃時代著作,是因為作者在創造這本書之時,人類還沒有在水下航行的交通工具,而在這本書面世不久之后,各種潛艇、各種水下探測器騰空出世,所以說這本書真是一本劃時代的巨作。
凡爾納,打開了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大膽幻想。是他,帶我們領略了海底別具一格的風景;是他,為我們打開了探索的一扇窗。
不是每一位作家都叫凡爾納,不是每一本書都稱《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8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
《海底兩萬里》,一聽這書名,就覺得很神秘,讓人充滿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去翻閱。在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的大洋深處究竟會埋藏著怎樣鮮為人知的奧秘呢?是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有另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還是在海底有著無數的寶藏?帶著種種疑問,我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洋之旅。
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郁,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
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斗,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種種奇遇,時而險象環生、千鈞一發,時而景色絕美、令人陶醉。全書充滿異國情調,如神話般色彩絢爛,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9
就在今天,讀了一個月的《海底兩萬里》,終于完成了。這些片段還不斷在我的腦中回放、暫停,最后定格于大腦之中。
本書主人公尼摩船長的愛國精神十分令人敬佩。關于這個人,我還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尼摩船長身為印度達卡王子,日子過得確實很慘,自己的祖國被殖民和奴役,父母妻子都犧牲了。這是《海底兩萬里》姊妹篇《神秘島》中所交代的。只有他自己,憑著自己的學識建造了諾第留斯號潛艇,不斷打撈海底財富,為被壓迫下的人民提供資金支援。他十分痛恨那些奴役自己國家的殖民人類,并在航海中撞沉了敵國戰艦,為自己的人民復了仇。我們不難看出,尼摩船長時時都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正盡自己所能,拯救著苦難的人民。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時刻保持一顆愛國之心。相信《我和我的祖國》大家都看過了,這正是廣大中國人民愛國的寫照。
像較于愛國而言,在環保這方面,我們提升的空間還很大,要走的路還很長。在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不斷告誡人們,在注重科技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危害人類自身行為的出現。譬如,無節制的.砍伐樹木,無約束的濫殺動物。他提出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亂捕行為。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問題,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推動,來啟發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只是愛國、環保,更是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困難面前,我們永遠都只是一個獨行者,只可以選擇單打獨斗,如果我們永不放棄就可以主宰自我。放棄,一念之間;永不放棄,一生一世。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困難看著就像峽谷一樣無法逾越,我們也極易成為被普通打磨的沒有一點棱角的人。而有些人堅定的近乎倔強,選擇了后者,就像我們班主任,這種人雖然是極為少數,但他們卻往往可以贏得大多數人的掌聲。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應該從一言一行中體現出對祖國的愛,為國爭輝;我還覺得我們應該不放棄不服輸,戰勝困難而勇敢的向前邁進;我更覺得我們應該善待與我們共同生長在同一片藍天下的生命,與自然成為朋友,與萬物共存。
海底探險至此結束,共歷時十個月之久。我相信我們會受此鼓舞變得更加閃亮。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0
海洋無邊無際,蘊藏著那不為人知的秘密,等待著人們的探索,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本——《海底兩萬里》。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講述了主人公阿羅納克斯先生與他的兩個伙伴在“鸚鵡螺號”上探尋海底的故事。
那神秘的“獨角鯨”;那神秘的海底森林;那失落的亞特蘭蒂斯;那令人心生畏懼的大章魚……無疑都吸引了我的眼球。
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我看到海底森林時不禁十分的驚異:林間空地,寸草不生;叢生的灌木枝條既不攀緣匍匐,也不彎腰下垂,所有植物的枝葉全都垂直向上,任何一根細莖,任何一條葉帶,無論多細多薄,無不像鐵絲一樣垂直向上。
雖然這一切是作者虛幻,但如果不是主人公那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又怎么看到海底那奇物的景觀呢?從這兒,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主人公對知識的渴求。
在主人公的探索中,卻總是有一個人在幫助他——尼摩船長。他似乎是大海的守護者,他了解還有的每一處,他感恩大海給他的一切。
他指引著主人公探索海底,竟然看到了失落的大陸——亞特蘭蒂斯,一座雄偉壯觀,令人驚嘆的城市,雖然已經是廢墟了,但絲毫都不會影響它的雄偉。
“屋宇傾覆,寺院坍塌,拱門散架,梁柱倒地,不過從中還能感覺到托斯卡那建比例勻稱的構造;稍遠處橫擔著一個巨大的輸水工程的廢墟,這邊是一座護城的加固墻,還有……”
哥白尼說過:“人的天職在勇于探索真理”。那些神秘的地方,奇特的景觀不正是由人們無限的探索而發現的嗎?那亞特蘭蒂斯、海底森林等,難道人出生時就知道嗎?不也是由主人公一步一步地發現了嗎?現在的高科社會真的`發展成這樣是必然嗎?
探索,探索,再探索,真理就是如此來的。要為科學留一份好奇心,要為事物留一份好奇心,將探索堅持到最后,正因為探索才會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知識。
從前我根本不了解南極,但主人公竟然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南極,讓我領略了南極極晝極夜的場景,還有那令人絕望的幾十層厚冰。
不,不是,這一切都由科學家們千辛萬苦地一點一點的探索出來的。
探索,發現一切,一切令人驚奇的景象,一切令人覺悟的真理,堅持探索,你最終將會成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篇11
最近,我再次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領略到了書中來自大自然的魅力,同時也理解了它為什么是必讀書目。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在小說里,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表達了對海洋的贊美和熱愛,它通過描寫各個人物面對災難、強大的惡勢力等情況時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的情誼,告訴人們真正重要的是朋友、親人、愛人等,而不是那看起來吸引人眼球的財富,告誡人們不要被欲望、貪婪蒙蔽了心靈,錯過了生命中真正美好的東西。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爐。
在尼摩船長的引領下,進行海底狩獵,參觀克雷斯波島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訪海底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這些經歷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美妙奇幻的海底王國,這也使我真正領略了海洋的魅力,原始生命源于此地,這是我們的故鄉;同時,我也希望海洋是我們的最后的歸宿。
在波瀾壯闊的海面上,猶如天空一般蔚藍的大海,不知每一卷浪花中藏著多少追夢人的夢想、托起了多少遠航的船兒……
他們從太平洋出發,首先經過日本海和中國海,在海底森林打獵,游覽了珊瑚王國,見識了印度洋的'乳白色海,欣賞了錫蘭海底椰子般大小的珍珠。之后經過紅海,從神奇的“阿拉伯隧道”進入地中海,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見證了人類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的遺址;接著下潛到一萬六千米的深海,來到自由之海的南極,又沿著南美洲車海岸向北,直到北美洲的紐芬蘭島附近,又穿過大西洋,經過英吉利海峽,最后尼摩艇長和他的“鸚鵡螺”號潛艇神秘地消失在挪威海域的邁爾大旋流中。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兩個人物—阿龍納克斯教授和尼摩艇長。他們兩人本應成為朋友的,但是面對尼摩艇長的復仇,阿龍納克斯教授是想和平的,所以他們倆最終沒有成為朋友。也讓教授原來沒有打算逃跑變成了計劃逃跑了。尼摩這一詞的另外一種意思就是“神秘”,確實這個詞用在這個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一直都是那么神秘,讓人猜不透。直到這本書寫完了,我都不知道他的真正的名字和下落,還有他和岸上的人發生了什么。或許尼摩艇長和鸚鵡螺”號一樣,對于生活在陸地上的人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謎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相關文章:
(精選)海底兩萬里03-20
海底兩萬里01-10
海底兩萬里作文04-06
[集合]海底兩萬里05-01
海底兩萬里心得08-24
海底兩萬里的句子09-25
海底兩萬里閱讀感想09-19
讀《海底兩萬里》心得03-16
《海底兩萬里》學生心得03-18
《海底兩萬里》閱讀心得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