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后感匯編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后感1
前天,看了一部電影——《風雨故園》,講述的是魯迅童年的事情。而這使我不禁想起了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魯迅的爺爺——周福清是被皇帝點中的翰林,全家都以此為榮。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后來他的爺爺犯了罪,被抓到了京城,判了個死刑。從此,周家敗落了,魯迅父親的病也就因此越來越嚴重。魯迅從此“家、三味書屋、當鋪”來回跑。在這期中,魯迅也曾想過從此不讀書,因為他想到了他的爺爺、子凌公公(魯迅的長輩,考了一輩子,結果連秀才都沒考上,最后變瘋了)、父親、三味書屋的壽先生都讀了一輩子的書,結果到頭來什么也沒有。但是,魯迅的父親希望他們三兄弟能讀好書,卻是為了將來能給周家光耀明楣。結果真的給他盼到了,魯迅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看了電影,再來看《朝花夕拾》也就比原來更易懂了,因為我已經初步了解了魯迅——這位偉人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再加上一頭一尾的小引和后記,一共有十二篇。剛開始看這本書是一頁一頁、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接著看,但后來我發現有幾篇文章太深奧了,我根本看不懂,所以只好跳過去不看。可是有些文章,就好比《狗貓鼠》吧,我雖然可以從文中看出魯迅對小動物的關心、愛護,但是我卻看到了更深層的意思——《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的“流言”,表達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幅媚態”等特性的憎惡。
此外,《無常》我雖然看不太懂,但是,我卻可以從導讀中理解一些含義,主要是諷刺那些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
在“風雨故園”里,我真的.看到了《父親的病》中所說的那樣“要原配的蟋蟀一對”,還有更離譜的呢,要什么生了三年霉的豆腐渣熬成灰,什么三年的陳倉米……唉,那些“名醫”真是想得出什么說什么啊!這也揭示了封建社會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無可置疑的,《朝花夕拾》反映了舊中國的科學、醫術的落后和平民的愚昧無知。它也是一部揭露中國封建社會現實的杰出著作。
《朝花夕拾》讀后感2
魯迅先生回憶童年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過:“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可見他的童年多么有味道,即使時光長遠,也記憶深刻。就像日出時的桃花,在陽光的照映下綻放出它的美,在清晨中散發出它的香,那美就映在你心中,令人回味無窮。
每個人的童年就像五味瓶,有苦有甜。我讀過魯迅先生的一篇篇童年回憶畫面,一切是那天真爛漫。他很頑皮,在百草園,牽連不斷地拔著何首烏根。最讓我有印象,是魯迅先生聽故事被教訓: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容許他。
這句話使我想起小時候出門上一課,父母常常叮囑我們不要聽陌生人的.話,別跟他走。有時卻不以為是,很不耐煩,可那是父母對我的關心。
我只迷迷糊糊記得,我的童年大部分被壓在學習下,被埋在堆積如山的試卷下,周圍的視野被擋在教室中。快樂的時光卻在節假日里,能有出去玩耍的時間,然而要好好珍惜,尤其是過年到溫州買衣服,甭提有多興奮了。童年并無多少美好時光。
童年就像星空中璀璨的明珠,我是多么向往魯迅的童年,向往魯迅的百草園無窮無盡的趣味!
回憶就像一塊塊拼圖,需要一個人去復原,自己可以體會到他或她或我的心情,體會出它的味道,開心、悲傷和失落。有時長大的我們回憶童年,就會覺得當初的自己有點幼稚和可笑,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回憶就像一場場小雨,最后合在一起,形成一副別有洞天的漫畫。回憶就像是照片,眼睛把看到的拍了下來,永遠存留在心底。 《朝花夕拾》記錄下了魯迅小時候的游樂園,帶給他無限樂趣,在里面與小草、小花、小蟲子作伴,一起玩耍。這讓我回憶起以小時候,在樓里,和一些朋友玩。
《朝花夕拾》讀后感3
早聞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但沒有機會去欣賞一下。所以趁這個暑假,我飽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順順溜溜地將全書讀完后,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記述了魯迅先生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誠摯的懷念,又真實的書寫了戊戌政變和辛亥革命前后所經歷的生活種種——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的一角,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散文是《狗?貓?鼠》,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迅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貓捕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么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里偷偷地笑。魯迅先生說他討厭貓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態,正同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實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偽。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積極,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迅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并非全部都那么討厭,有些小老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欺負。實際上,人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生靈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為什么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哦!
讀了這篇別有深意的文章,雖然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朝花夕拾》,清晨的花傍晚時再去摘,會散發淡淡的清香,韻味無窮。一如魯迅先生幼年的時光到了暮年再去細細回味。
不同的童年滋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這部作品,尤其是魯迅先生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的親切,充滿感情。那份純真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卷。 仿佛能讓人看到:一個調皮的孩子,有在百草園玩耍的愉快,在阿長買來《山海經》時的欣喜,有在父親的呵斥下無法看五猖會的掃興……
《朝花夕拾》讀后感4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受到政府的壓迫、“學者”們的排擠,又歷經戰亂后寫下的回憶。作者在這樣紛擾中尋出一點空閑來,委實不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里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到了只剩下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算是無聊了,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完美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繡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后,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惡禍心。去留學,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我敬仰的師長,卻因為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癥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能夠的老友范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我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征的意念: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才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可是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下作者又給自我開了個悲痛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占領了全床,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我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記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
小時候,長媽媽的故事里說:“倘若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千萬不可答應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壞人的邏輯。
在朝花夕拾之間,我隨作者一齊,回到“我”的童年時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過留學的日本的求學索過程,一齊追憶失去的老友。沿著這條線索,我看到二十紀初,以“我”為中心的一個個生活場景,人物心理歷程,讀著每一個寓意深遠,回味無窮的結束句,我的心也隨著作者一齊潮起潮落。
《朝花夕拾》讀后感5
夕陽灌醉天空,天空紅著臉,如同秋天灼灼的楓葉。想要用手觸碰紅得發熱的天空,可是無論手伸多長,天空仍離我有千里之外。以為伸手可觸的天空讓我的思緒在脈絡中慢慢延伸……
手捧綠茶,品味茶香;細品好書,感受文學。手上的《朝花夕拾》讓我難以自拔,使我深深陷入了文學的沼澤。滿屋散發的文學氣息比綠茶的茶香更濃郁,以至于人都在此中陶醉不已。書中每個短暫的故事都使我有萬千感慨,其中最惹人深思的還是《藤野先生》。
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臺,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著模糊,他為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這樣描寫景物的文筆是魯迅不常有的,它沒有魯迅往日或一針見血或含沙射影的犀利,讀下去了便知道了,對“敵人”再“兇殘”的他,也有自己屬于正常人的感情,這次,他卸下了一切,和和氣氣地寫自己曾經的那份,師生情。
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郁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在《藤野先生》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與懷念。然而即便當《藤野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卻少有人記得他的名字——藤野嚴九郎。魯迅寫就的《藤野先生》,承載的是一段感人的師生情,一顆動人的愛國心。
《朝花夕拾》讀后感6
剛看完了一本書,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古怪。恕我愚笨,剛開始,我根本就不明白書的封面為什么要那么設計—一張古怪灰色硬紙為首頁,一張黃色紙為次頁。第二天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首頁竟然是魯迅先生的頭像剪影!立即,我開始崇敬那位杰出的設計者。
撇開魯迅生的名字不講,這本書也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散文集,文章幽默風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想了解魯迅先生,就應該從這本書開始。
《朝花夕拾》讀后感7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淡淡的稻花香里,看著暮云輕涌。細雨、鳴蟬、落葉、白雪,一次次地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魯迅先生的童年大概也是如此。
《朝花夕拾》描繪了魯迅先生兒時的各種趣事,當我無意中翻開它時,就深深陷入了那字里行間。那里有回憶,有感動,有美好,也有難以釋懷。我與先生的童年不一樣,但又似乎有著某種心意相通。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阿長與》,講述了幼年魯迅和家中女工長媽媽的.故事。文章并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地方,就像一個老朋友在與你聊著家常。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一個樸實善良勞動婦女的鮮活形象。幼年魯迅活潑機智、天真好學,長媽媽雖然十分迷信絮叨,甚至有些粗俗,但終究抵不住她對魯迅的深摯關愛之情。正所謂“卑微的靈魂卻有著偉大的閃光”,一本《山海經》,幾番主仆情,紙短情長。若干年后憶起舊時光,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滿是溢出筆端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對百草園引人入勝的“美女蛇”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生動描述,讓一個趣味無窮的“兒童樂園”展現在我們眼前。而比起百草園,三味書屋就要枯燥許多,太多的規矩和束縛使這里充滿了陳腐之氣,沒有菜畦小樹,也沒有鳥語蟲鳴。但不論什么經歷,都給魯迅先生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
《朝花夕拾》,也許有著“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喟嘆與感懷,但遺憾和失落已被時光消磨,快樂與希冀卻被時光永久銘記。
《朝花夕拾》讀后感8
《朝花夕拾》講述的就是魯迅小時候的五彩斑斕的童年。
這一本散文集記錄了許許多多,或許也是作者魯迅真實地反映了自身的心路歷程。一個個生活片段趣味盎然,又意義深刻。讓我們走進《朝花夕拾》,細細品味。
書里有很多魯迅兒時的.故事。比如《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描述了當時作者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最令作者感激的,還是阿長送給了自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經》。語言深情,更是表達看對這位勞動婦女真誠的懷念。
還有《五猖會》指出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父親的病》揭示了社會敗類,庸醫騙子,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范愛農》表達了作者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這些篇章豐富,有很深的思想意義和藝術水平,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朝花夕拾》讀后感9
朝花夕拾是中國偉大作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散文集。當我聽說我想讀《朝花夕拾》時,我有點抵觸,因為很多人說他們不懂。但直到我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它非常好。這是對當時中國社會的諷刺,是對當時無知麻木的普通中國人的吶喊。例如,當談到長母時,魯迅非常想念她,比如她給魯迅買的那本書,但有時魯迅因為她的無知、對鬼神的信仰和迷信而看不起她。這是當時中國勞動人民的縮影。由于生活貧困,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眾神身上,以獲得精神上的慰藉,這與魯迅先生的家鄉所描述的“飛躍之地”是一樣的。
另一篇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關于魯迅先生對貓的看法。這是一篇帶有強烈諷刺意味的文章。通過形象隱喻,作者發現貓、老鼠和狗是不同的人,充滿了諷刺意味。這不僅是當時學術界的一種批評,也是對白話文的一種建議。這是我最喜歡的文章。
另一篇文章是我們中文書里的.藤野先生,記錄了魯迅先生在日本仙臺的醫學研究。作者講述了清朝留學生在國外受到欺凌,被稱為弱智兒童,他們是無辜的、被陷害的、被冤枉的。同時,他創造了一位公正、真誠、誠實的醫學教師藤野先生,深受魯迅先生的喜愛。
從百草園到三威書店,魯迅先生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心。我似乎看到了年輕的魯迅。當大人不注意時,他就進入藥草園。他在昆蟲的陪伴下采摘野花和野果。在三威書店,盡管壽先生的嚴格指導,他仍然在學生們的心中承載著童心
每天采花是魯迅先生的人生感悟。讓我們一起了解那個歷史時期和那個社會。
《朝花夕拾》讀后感10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我的眼角消失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布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喜愛自然、憧憬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留意,鉆進了白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許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特別可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老先生嚴峻的'教導,但仍敵不過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入神時,卻沒發覺他的同學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玩,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一起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或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么會那么寵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想必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布滿激情。
童年已慢慢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月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喜愛自然,憧憬自由。
《朝花夕拾》讀后感11
衍太太的角色對作者的影響十分之大,在《瑣記》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魯迅一生同情婦女,卻對衍太太厭惡至極。她慫勇孩子吃冰,給我灌輸不正的觀念。但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一見孩子的大人出來立即改口關心孩子。尤其是唆使魯迅去偷母親首飾并散布謠言一事,讓魯迅對這虛偽的`眼太太有了厭惡。
前前后后,幾件小事把她丑陋的本性暴露在外。并以父親病逝一事讓魯迅滿受自責懊悔的不安。以夾敘夾議表現了當時的社會風氣,而衍太太正是被這污濁之流所感染。
《朝花夕拾》讀后感12
《朝花夕拾》是一本讓我心靈深感觸動的作品。作者用他獨特的筆觸、質樸的語言講述他獨特的人生體驗。在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對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的深刻感悟,以及那種深入人心的悲歡離合。
在這部作品中,我被作者對細節的描繪所深深吸引。如描繪那些已經逝去的親朋好友,他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將他們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使我們對這些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外,作者用他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許多我們常常忽視的生活細節,從而深深地打動了我。
《朝花夕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發現它不僅是一部描繪人生經歷的作品,更是一部獨特的思想寶藏。從這些簡潔明了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與黑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學會更加珍惜現在,更加勇敢地面對未來。
作為一名讀者,我深感自己在《朝花夕拾》中找到了一位知音。我們同樣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期待,對人生充滿感慨。這部作品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也讓我明白了許多生活的道理。宛如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總的來說,《朝花夕拾》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佳作。它教會我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堅持理想,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將這部作品的教誨銘記在心,不斷前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朝花夕拾》讀后感13
世態炎涼。
從英法聯軍的入侵,至共產主義的崛起,算來已有數十年了:魯迅幼年的百草園,也已消融于戰火了。
翻開書頁,看見一代大文豪在改革的熱潮中成長的歷史,油燈又燃,目連嗐頭又冤苦地吹了起來……
童年——玩中嘗辛澀
祖母的故事,小魯迅應是記憶猶新吧!桂樹上,一匹眼光閃閃的貓沙沙地爬下,躥進豆油燈下的百年老屋。
“那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著,吱吱的叫著,態度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老鼠不過竊賊罷,卻也如此囂張跋扈:小魯迅的心靈,是放置了一個多么不平的世界啊!《詩》云,“碩鼠碩鼠,何食我黍!”所謂的“名人”“達官”,有多少腐敗與殘破寄生于他們的掌下!
再看無常吧,“身上穿的是斬衰兇服,……直寫四字道‘一見有喜’。”為什么“一件有喜”?只有陰間才有公正的裁決——在那個時代,世道昏暗,唯他才能帶來慰藉!
人生無常,命運總也不公:富佬享盡一生榮華,百姓做苦力、做勞役,還是落得妻離子散、死傷沙場的后果。人間主宰,人情不如無常,公正不若閻王,焉得圓滿哉!
青年——書里知中外
小魯迅或許很缺些玩物罷,連“吡吡地吹上它三兩天”的吹都都也覺有趣。一看那《鑒略》,我的心情便由詫異轉至同情了:
粵有盤石,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開混茫。
與今日的《五字鑒》怕是同流;若的確,我倒也深明魯迅的苦衷。先以書中出現的兩行為例,單“粵”一字便是渾不出解的——即譯為“廣東”這地名,也不太通情理——地不是盤古造的么,他出生于大地上的廣東區,實在費解。這樣的歌訣有何用處?
令我感觸頗深的,乃是《天演論》。那位本家老輩的作為,倒也可笑——“臣許應骙跪奏……”這是中華歷史上的一頁,早已泛起黃暈了,卻還要“抄下來去看去”,莫非溫故而知新么?當西洋的.知識與技術傳入中國,地質學、礦物學,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哲學,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而只得繼續已迂腐不堪的中國學問么?
想必這就是封建教育罷!我也懂得了:封,乃不接受其他優秀的文化,只禁錮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建,乃在基礎上繼續發展、鉆研,不論方向與基礎的良與劣。
成年——文章醒國人
魯迅的棄醫從文,便是由仙臺學醫一事的小插曲引起。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我一愣。初次讀時,我還以為“他們”指的是“我”的同學,細細一看,竟真是魯迅中國“同胞”。這就是中國人,對故友麻木至于此!想起曾見過的有關刑場的照片,對比這群幾乎要因畏懼強敵而成為漢奸的中國人,我大大的震驚了!為他們的懦弱,魯迅也憤慨了,這……憑什么厚顏無恥地稱作“同胞”呢?
我常為藤野先生的好意付諸東流而惋惜,但作為魯迅,怎能因一位仁師放棄一國的命運?醫,能醫人,卻不能醫國;唯筆,拯救的是一國的精神,才真正是醫國之手啊!
我終于懂得了魯迅寫的《朝花夕拾》的動機,明白了魯迅的犀利。他的棄醫從文,似可惜罷,也確有小小可惜;不可惜罷,也確實大大的不惜。魯迅是一位解剖家,他的筆是鋒利的刀,筆下是真正的中國,解剖的是國民的精神;而《朝花夕拾》則是一張處方:它針對的,就是中國人懦弱的病!
再品一品那個時代的味道吧。
世態,炎涼!
《朝花夕拾》讀后感14
今天我來推薦的書,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本書就是《朝花夕拾》,而它的作者,就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
《朝花夕拾》的書名,用朝花來比喻魯迅先生童年的美好經歷,而夕拾的意思是指到了中年的時候把它記錄、回憶。讀下來,只覺文字質樸中透出一絲生動活潑,淺顯易懂,還帶著一種對童年的思念,描寫盡了魯迅從幼時到青年那段充實而曲折的經歷。
因為是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一篇記錄了魯迅小時候在百草園的各種樂趣,以及后來去三味書屋念書,“苦中作樂”的難忘經歷。讀罷,我不禁產生了共鳴,哈哈哈哈,沒想到大文豪也和我一樣,也是喜歡在大自然中無拘無束地玩耍,卻不愿在學校修習各種重要卻又枯燥乏味的課程嗎?還有就是《山海經》。字里行間都流露出魯迅對《山海經》的渴望甚至是“徹夜難眠”。而長媽媽為了魯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分明能讀出,長媽媽對魯迅的一種純樸而真摯的關懷與愛,在那個略顯黯淡的年代,增添了一束陽光般的.金黃,著實令人感動。在那個貧
苦的年代,為了讀到一本書是多么的不易。而如今,圖書館、網絡書籍林立,還有許多網絡書籍,想要得到一本書觸手可及。可又有多少人去認真學習,去讀書?許多學生沉迷于網絡,卻沒有人愿意去品嘗這些精神食糧,難道不是一件荒謬可諷的事情?讀完此書,我思緒萬千。魯迅先生快樂地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童年的時光。那必然是因為這段時光的美好,才讓他在中年時,被喻為一朵艷麗的花拾來。每一個人都有珍貴的童年,黃金時代的童年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品味,我們應該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不要給將來的自己留下遺憾。
魯迅對童年的那些瑣碎的回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昔日的一幕幕在腦海中上映。
時代的變遷、人心的逆轉’,不一樣時代的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朝花夕拾》讀后感15
往事的回憶是人生中的一束水仙,嬌羞似水;往事的回憶是人生中的一杯清水,淡雅清閑;往事的回憶是人生中的一抹春痕,灑脫飄逸。
——題記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和“父親的病”。因為它們都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
“藤野先生”這篇散文是魯迅先生在東京留學時寫的,描寫的是他的老師。藤野九郎教他們骨學。黑瘦的藤野先生勾起了魯迅最為深刻的師生之間的回憶。此文流露著魯迅對藤野先生知識豐富的敬佩,然而更為突出的是,魯迅對中國人無知與儒弱的憤恨。
“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中國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
為什么?為什么中國會是如此直不起腰來,一聲聲刺耳的“東亞病夫”,難道還沒有喚醒他們的直覺嗎?難道就要像奴仆一樣被他人利用嗎?難道非要等到槍口頂著你的頭顱時才知道反抗嗎?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太晚了。
“父親的病”寫出了魯迅對父親如海般的`一番愛,我猜想這一定是魯迅最痛苦的回憶了。有人曾說:“父親對孩子的愛是一座山,一座聳入云霄的山。”而我認為:“孩子對父親的愛是一條溪,一條清沏透底的溪。”那人說的并非有錯,父愛是厚重的。而我確定,當父親面臨痛苦時,孩子都會挺身而出,去為他四處奔波,尋找名醫。
“回憶不僅是美好的,而更多的是痛苦,讓人心碎的痛苦。”《朝花夕拾》中的回憶始終屬于魯迅回憶中最痛苦的回憶了,中國人的儒弱與父親的離世都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傷疤。
而在我讀完這本書后,我想給予中國人民一個忠告:
我們是龍的傳人,怎能跪于一個洋鬼面前?站起來,告訴世界,我們不再是“東亞病夫”,而是騰飛在宇宙的巨龍。
【《朝花夕拾》讀后感】相關文章:
朝花夕拾讀后感作文 朝花夕拾讀后感初中02-25
高中有關朝花夕拾的讀后感:朝花夕拾05-19
讀《朝花夕拾》有感最新2022朝花夕拾讀后感52001-11
最新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朝花夕拾完整閱讀05-08
《朝花夕拾》讀后感(經典)07-31
朝花夕拾讀后感08-25
朝花夕拾讀后感08-25
《朝花夕拾》讀后感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