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陶行知聯集

            時間:2020-10-21 14:51:57 對聯 我要投稿

            陶行知聯集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硙,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縣。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學學習。1914年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先后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初,參加《新教育》雜志編輯工作,1921年任該雜志主編,并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干事。1923年,與晏陽初等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推進平民教育運動。1926年,發表《中國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書》倡導鄉村教育運動。1927年3月在南京曉莊創辦試驗鄉村師范學校(即曉莊學校)。1929年被美國圣約翰大學授予科學博士學位。1931年,發起“科學下嫁運動”,從事科學普及工作。1932年,組織生活教育社,創辦山海工學團,倡導普及教育運動。1935年一二九運動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提倡國難教育、戰時教育,投身抗日民主教育。1939年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1946年又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同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內容為:①生活即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無時空限制。②社會即學校,奉自然為宗師,學校的范圍廣闊無邊。③教學做合一,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同實際相聯。這三者的關系,社會即學校是實行“生活即教育”的`形式;教學做合一是實行“生活即教育”的手段。其目的就是改造社會,改變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使人民真正當家做主人。陶行知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中國教育改造》、《知行書信》、《齋夫自由談》、《古廟敲鐘錄》、《行知詩歌集》、《幼稚教育論文集》、《教學做合一討論集》、《老少通千字課》、《普及教育》、《普及教育續編》、《普及教育三編》等。

            生為民有;
            死作國魂。
            ——挽孫中山

            行是知之始;
            學非問不明。
            ——自題

            墨緣千里遠;
            書道萬年長。
            ——自箴

            以宇宙為教室;
            奉自然作宗師。
            ——自箴

            以教人者教己;
            在勞力上勞心。
            ——題南京曉莊師范“犁宮”(禮堂)

            放開肚皮吃飯;
            打起精神讀書。
            ——題南京曉莊師范食堂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贈南京、無錫五校鄉村教師

            為農民教育之樞紐;
            是鄉村社會的中心。
            ——題南京某茶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盡力所及,盡心所安。
            ——題南京黑墨營小學

            義則居先,利則居后;
            敬其所長,恕其所短。
            ——題安徽公學辦公室

            與馬牛羊雞犬豕交朋友;
            對稻粱菽麥黍稷下功夫。
            ——題南京曉莊師范

            誰說非學校,就算非學校;
            彼且為嬰兒,與之為嬰兒。
            ——題南京燕子磯幼稚園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小疑必問,大事必聞,才算學生。
            ——題南京曉莊學校

            認清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好教育;
            發明工具,制造工具,運用工具,是真文明。
            ——題南京曉莊師范校門

            【陶行知聯集】相關文章:

            陶行知教育思想論文10-07

            陶行知教育學作文08-04

            關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論文12-07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11-24

            讀陶行知教育故事讀后感12-10

            陶行知實踐教學理論論文08-17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000字09-19

            《陶行知教育理論》讀后感2000字01-15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范文800字11-26

            教師陶行知教育學讀后感12-10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