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江城子原文

            時間:2024-07-31 02:48:13 永恒 國學智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江城子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作者蘇軾所作,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豪情壯志,并委婉地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

              密州:今山東諸城。

              老夫:作者自稱,時年三十八。

              聊:姑且,暫且。

              狂:豪情。

              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

              黃:黃犬。

              蒼:蒼鷹。

              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使用,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

              千騎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席子一般掠過。

              千騎:上千個騎馬的人,形容隨從乘騎之多。

              傾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孫郎:孫郎,孫權。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

              尚:更。

              微霜:稍白。

              節:兵符,傳達命令的符節。

              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

              會:定將。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釋為:天弓)

              滿月:圓月。

              天狼:星名,又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里隱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

              《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作品簡介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創作于作者知密州任上,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后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下片敘述獵后的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衛國守邊的重任。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全詞“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政治處境不好。一次偶然的圍獵活動,激發了作者少年時期就有的立志報國的豪情,而創作了此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

            【江城子原文】相關文章:

            師說原文12-04

            口技原文08-18

            愛蓮說原文07-13

            《中庸》原文及譯文05-07

            赤壁古詩原文06-24

            《仕經》原文08-08

            《公輸》原文及譯文01-03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10-08

            濟南的冬天原文06-15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