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13 09:35:51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

              一、目的意義

              教育德為先。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礎工程。更是一年級新生德育工作的重點,通過系列有效地常規養成教育,培養學生文明禮貌,自立自強的優良品質,豐富我校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內容,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具體內容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養成教育的內容分為下列幾個板塊:

              (一)禮儀常規

              1、自學生入學起,著重讓學生懂得:

              ①上學穿戴要整潔。

              ②上課鈴聲響立即有序的進教室坐好,不打鬧、不講話,能唱歌,在班干部指揮下朗讀或背書。

              ③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問好。站立正直、聲音自然洪亮、整齊。

              ④上學遲到,應在教室門口先向老師報告,經老師同意后才可進入,進教室時,腳步要輕捷,入座時不要發生較大響聲,并立即集中精神聽課。

              ⑤懂禮貌,在校內外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會用“請”、“您好”、“對不起”、“沒關系”、“謝謝”等禮貌用語。

              ⑥課間如有緊急情況需要離開課堂,須向老師請假,經老師同意后才可出去。

              (二)學習常規

              1、培養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每天自覺將下堂課所需物品準備妥當。

              2、班主任要結合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我愛國旗”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國旗是祖國的象征,升旗時態度要認真嚴肅、列隊要整齊、唱國歌時聲音要響亮、整齊。

              3、老師上課時應向學生強調讀書寫字的基本要求:

              ①文具擺放:書、本分別擺放在課桌左右角,文具盒與書本垂直成直角,上什么課擺什么書。

              ②坐姿:兩手自然下垂分放兩邊,胸離課桌一拳,身坐正,眼平視。

              ③握姿:握筆姿勢正確,手離筆尖一寸。

              ④寫姿:眼距書本一尺,書本擺正,不歪頭、不斜肩、不橫寫。

              ⑤讀書:書拿起,傾斜45度角,朗讀時身坐正,讀書聲音洪亮,要抑揚頓挫,不能唱讀。注意句與與之間的停頓。

              ⑥發言:先舉手,動作要輕,經允許再發言。身體站直,聽準問題,回答完整,聲音洪亮,不說半句話。

              4、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課,及時、獨立完成作業,并交老師批改,如作業有錯誤要及時訂正。

              5、班主任和數學老師要利用晨會和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學會專心傾聽,積極思考,主動表達。

              (三)紀律常規

              班主任要結合新頒布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教育。

              1、每天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師請假。

              2、集隊做到快、靜、齊,行進中不打鬧。

              3、上下樓梯時靠右走,不準推擠別人,不扶肩搭背。

              4、課間活動不追趕打鬧。不大聲喧嘩,不做危險、劇烈的動作。

              5、愛護公物,不破壞花草樹木。

              (四)衛生常規

              1、各班設立學生輪流值日制度。學會打掃衛生。學生值日時不許家長代勞,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2、不亂涂墻壁,不亂丟亂吐。

              3、注意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愛惜課本、文具。

              6、教育學生不亂扔雜物,主動維護校園衛生清潔,見到紙片拾起來。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隊活動時間舉行如“我能行”、“小鬼當家”之類有益活動。有針對性的開展“比學習、比紀律、比能力”的活動。同時要善于發現優點,及時表揚,以點帶面。

              (五)列隊做操

              要求學生學會聽體育口令,班干部報數。培養從小鍛煉身體的意識,齊步走、向右、向左轉等基本常識。養成做操認真、動作規范,出操、下操要有秩序的好習慣。

              具體內容:

              1、是否快速準確到達指定地點。

              2、按音樂完成整套動作。

              3、做操動作正確,規范、到位,整體效果好。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在行為習慣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許多好習慣都尚未養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豐富的內容。所以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他們必須靠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來認知世界。我堅持從實踐出發的原則,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作為確立養成教育內容的主要依據。經過大家集思廣益,初步歸納出了適合一年級學生特點需要的10種道德行為習慣,像愛國、守紀、待人、勞動、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助人、勤儉、刻苦奮發、團結友愛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諸如誠實、虛心、正直、寬容、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等,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圍以內的,也是小學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動開展目的意義:

              播種一個信念,收獲一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獲一個品格。播種一個品格,收獲一個命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真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為此,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組織開展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

              三、活動內容:

              1、熱愛祖國,關心時事,收聽收看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

              2、自覺參加學校的升旗儀式,尊敬國旗、國徽,唱國歌聲音洪亮。

              3、熱愛班集體,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愛護公物,熱心為集體服務。

              4、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5、尊敬師長,有禮貌。見老師能主動問好。對家長稱呼“您”。不頂撞老師和家長。

              6、使用文明用語:“謝謝”、“對不起”、“你好”等已成學生口頭語、

              7、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罵街,不打逗,不欺負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規,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

              四、教育計劃:

              (一)學習習慣:

              1、課前要盡量早點進教室,擺放好學習用品,靜靜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課。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堂上積極表現,大膽表達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可以使自己變得更開朗、更樂觀,還可以交往更多的新朋友。

              (二)充分利用班隊會及晨會的時間學習《一日常規》,《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班級內設立“小小監督崗”,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并在班會時間進行一周總結,通過監督崗的匯報,評出“最佳拇指獎”“文明禮儀之星”等,對表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四)充分發揮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

              總之,一年級是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他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成長,關系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更關系到我們今后為社會輸送的勞動者的基本素質。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葉老先生曾這樣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當學生養成了各種好習慣后,會使學生學習更自覺,更有效。逐步適應學校生活,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

              作為低年級的班主任,我們決定以習慣培養為目標,

              通過對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養成教育內容:

              1、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2、學習習慣的培養

              (1)上課習慣的培養(傾聽習慣、思考習慣、表達習慣)

              (2)作業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習慣、認真做作業、及時改正的習慣)

              (3)閱讀習慣的培養(喜歡讀書的習慣、閱讀積累的習慣)

              (4)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培養(用眼衛生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習慣)

            【小學一年級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08-04

            “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06-15

            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10-28

            幼兒習慣養成教育論文10-20

            小學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實踐探究論文12-09

            養成教育習慣問題探究論文12-09

            淺談一年級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08-31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08-04

            小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論文參考10-25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