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健養生小常識大全「匯總」
導讀:春夏季節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此時養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春季保健養生小常識大全,歡迎參考閱讀。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看喜劇
春天肝氣生發,肝在情緒主怒,所以很多女性會在春季出現火氣漸長,爆發指數增加,應注意調控情緒,多聽笑話,多看喜劇,保持情緒通暢,讓今年有一個好的開頭,并順勢保持下去。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梳頭頂
每天早起以手指甲從前發際梳到后發際一百遍,堅持下去,自會發質光亮、還有助黑發生發、神清氣爽,并且對高血壓、頭暈頭痛、失眠、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效果。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吃香味食物
蔥、香菜、花生、榴蓮等很香的食物,都是很適合春季的時候吃的,因為它們都可以促進陽氣生發,適應春天的自然規律。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多吃甜品
春天肝氣生發,應少吃具有收斂作用的酸味食品,肝在五行屬木,肝木克脾土,所以開春以后要多注意脾胃的保養,甘甜之味適當攝入可補益脾土。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揉肺經
肺經在我們手臂的內側,它經過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我們取它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是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春季保健養生之道
春天的天氣變化最為反復無常,使人出現種種不適癥狀,患上種種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應注意保健養生。
堅持鍛煉:
春天,萬木吐翠,空氣清新,正是采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動”為養陽最重要一環。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風景區去春游。不僅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強體防病。
注意養肝: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郁。所以,養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志。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
順應氣候: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要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穿著冬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體溫。如果衣著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宜甘減酸:
《千金方》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而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有利于發寒散邪,扶助陽氣。
春季養生法則
法則一——養陽
春夏季節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此時養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根據春天里人體陽氣生發的特點,可選擇平補和清補飲食,如選用溫性食物進補。平補的飲食適合于正常人和體弱的人,如蕎麥、薏苡仁、豆漿、綠豆及蘋果、芝麻、核桃等。清補的`飲食是指用食性偏涼的食物熬煮的飲食,如梨、藕、薺菜、百合等。
法則二——養陰
陰虛者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宜在春天發作,飲食上可采用蜂蜜療法,將蜂蜜隔水蒸熟于飯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開后調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調勻后飲用。這些均有養陰益胃之功效。陰虛內熱體質者,可選大米粥、赤豆粥、蓮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膩、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法則三——養腦
春天,肝陽上亢的人易頭痛、眩暈,這就是祖國醫學所說“春氣者諸病在頭”的原因。其飲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頻頻飲之。另外,還可用用芹菜250克,紅棗10枚,水煎代茶飲。
法則四——養脾
祖國醫學還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癥,而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應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法則五——養腎
春天氣候舒爽,是腎功能不佳患者養腎與調理的好時機,此時服用強腎配方與固腎藥膳,對腎功能損害初期的療效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調理,飲食以清淡甘味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黃瓜及香瓜等。
春天戶外保養
一、與日共“捂”出健康來
傳統養生理論強調“春捂”,是因為人們剛剛度過“冬藏”階段,代謝功能、抗病能力較低。另一依據是受嚴寒的激發,人體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分泌量都大大增加,以維持人體產熱的高度均衡。
當春天來臨時,隨著氣溫變暖,體內產熱逐漸減少,代謝也隨之變化,這時負責保持體內恒溫的下丘腦和體內各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需要經過幾個星期才能調節好。早春忽冷忽熱的氣候給肌體調節增加了困難,加上冬季閉合的汗腺逐漸放開,春寒更易侵入人體使人致病。強調“春捂”正是為了使人在體內產熱量下降后免遭春寒侵襲。
“捂”的學問,適度春捂是保養人體陽氣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清晨與夜晚,穿衣、蓋被寧可偏多,重點在于背部和腿部,以保存陽氣,增強抵抗力。
二、預防過敏春花盛開要注意
花粉過敏癥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機制所引起的排斥反應,中醫認為,花粉癥是春天多風、氣候干燥造成的。雖然看起來像感冒,但事實上感冒一般是不會出現鼻癢、眼癢、眼睛紅腫、耳朵癢等癥狀的,所以,“癢不癢”是區別感冒和花粉過敏癥的一個好辦法。
預防花粉過敏,可以去醫院作血清特異性過敏源檢測和過敏源測定,以幫助判斷是否屬過敏體質。除此之外,以下幾招可以幫您防治花粉過敏癥。
1、 每天喝一勺蜂蜜。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和花粉粒,會對花粉過敏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2、 經常食用金針菇。金針菇菌柄中含有一種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病癥。
3、 紅棗中含有大量抗過敏物質——環磷酸腺苷,可阻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4、 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癥、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
三、與日同輝陽光燦爛的日子
春光是天然的“營養劑”,每天接受充足的陽光浴,就可以獲得人體90%的維生素D需求量;春光是天然的‘消毒劑”可以殺死皮膚上的細菌,加快血液流通,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抒肝氣、溫通經脈的作用春光是天然的“興奮藥”,可以振奮精神、改善情緒低落。
春光浴的黃金時間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兩三點,其中,上午十時到十一時進行“春光浴”最為合適。這時的空氣比較好,紫外線偏低,陽光溫暖柔和。。
1、老人:應更多曬曬太陽,讓頭頂的百會穴吸取陽氣以便養腦;或是背對陽光、低頭,讓陽光通過后頸窩的風池穴進入身體,貫通督脈,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女性:在此時進行瑜伽訓練,讓陽光通過平靜和緩的動作進入體內,使身體充滿能量,心靈平靜舒暢。要注意的是春天的陽光是斜射的且紫外線含量極高,所以春天開始我們就要開始做防曬工作了。
3、 寶寶: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鈣、磷代謝和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有效地預防軟骨病或佝僂病,所以“春光浴”對正在發育成長中的寶寶們非常重要。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內,曬完后給寶寶多喝水、和擦點嬰兒專用的潤膚霜。
【春季保健養生小常識大全「匯總」】相關文章: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大全10-16
中醫養生保健小常識10-17
「中醫養生」夏季保健養生小常識11-15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大全201711-06
春季中醫養生小常識10-23
中醫夏日養生保健小常識08-08
中醫夏季保健養生小常識11-10
2017春季養生保健攻略10-25
2017春季中醫養生保健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