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人力資源 > 人才戰略 > 企業者在追求“良將”上多下功夫

            企業者在追求“良將”上多下功夫

            發布時間:2017-07-15編輯:湘榮

            一、企業的領導者不要妄求忠臣。因為,在魏徵的眼里,所謂忠臣,無非是“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并喪,空有其名”的人。再說,你所追求的“忠”是不存在的。即使有忠者,大多也是愚忠、偽忠,絕無精忠。

            二、“忠”者多愚,只會壞事。何謂忠者?無非是言聽計從者,阿諛奉承者,是非不辨者,亦步亦趨者,推波助瀾者,唯命是從者。領導一旦出了事,他便成了溜之大吉者。而他一旦出了事,領導便成了罪魁禍首者。你如果不信,那就請看看那些紛紛落馬的領導者。這些領導者,橫刀立馬之時,有誰敢像魏徵那樣諍言苦諫?有誰敢拿命死諫?如果敢諫,領導們還會出事嗎?可是,領導被抓了,有誰又敢挺身而出為其擔當罪責?

            三、良者雙贏。就像魏徵所言:良者“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

            良者在“伴君”的過程中,往往是領導的“良師益友”,在利益關系上往往講求“取之有道”;在利害關系中往往敢于“匹夫有責”;在做人做事上往往講究“君子之為”;在個人發展上往往追求“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所以,良者比起忠者而言,更能幫助領導成功,同時自己也會取得成功。

            四、良者以“良”為綱,綱舉目張。何謂良者?我認為,就是那些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有良好的職業技術和能力,有良好的職業知識水準,有良好的心態和作風的人。在保護和愛護領導上,他們雖然不能死諫,但可直言相諫;他們雖然不能指出企業的前途,但可指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陷阱;他們雖然不能像忠者那樣溜之大吉,但可在領導一意孤行的時候,卻可憤然辭職以示警告。良者處處把“良”放在第一位,只有這樣的人,才應該成為領導者的追求的人。

            總之,領導者在用人時,沒有必要用傳統的“忠君”觀念去妄求忠誠者,相反,卻要在追求“良將”上多下功夫。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hr頻道©YJBYS.com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