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人力資源 > 薪酬管理 > 技能績效工資制

            技能績效工資制

            發布時間:2017-08-09編輯:misrong

                  引導語:技能績效工資制是以員工實際掌握的技能為主,以技能測評、績效考核為手段,以員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將技能工資與績效工資作為員工薪酬的主要組成部分的一種工資制度。其依據的理論基礎是能力/技能工資制和績效工資制的“人力資本理論”、“邊際生產力理論”、“Y理論”、“期望理論”、“雙因素理論”、“公平理論”。

              優點: 技能績效工資制體現了按能力付酬和按實際貢獻付酬的思想,體現了按勞分配原則,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激勵性和團隊意識。

              缺點:
              首先,技能績效工資制對工資構成因素的選擇不夠全面,未能體現出崗位的價值。“按崗付酬”和“按人付酬”是薪酬設計的兩條主線,兩者缺少任何一個都將造成不公平。

              其次,薪酬、勞動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交換的對象,勞動者通過提供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勞動來獲得薪酬,但是按能力付酬卻未能直接體現薪酬的這一基本含義,它假設勞動者會主動把掌握的技能用于工作中,業績是能力的產出,這是對薪酬含義的間接應用,間接所帶來的后果不僅是信度的下降,更有可能對效度提出挑戰,從而在根本上否定高能力、高產出的理論假設。

              最后,企業戰略和崗位職責是制定效標的依據,效標是績效考核的依據,績效工資是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技能績效工資制拋棄了崗位因素,造成了崗位職責的不明確,崗位職責的不明確最終將影響到績效工資單元的有效實施。
                本文編輯:應屆畢業生人力資源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hr頻道©YJBYS.com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