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1
在踏入敬老院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靈便被一股溫暖而深沉的情感所包圍,這次社會實踐經歷,如同一場沒有預設劇本的溫馨戲劇,讓我在平凡中見證了不凡,在細微處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與溫度。
晨光初破,我們一行人帶著對老人的敬愛與關懷,輕輕踏進了這個充滿歲月痕跡卻又不失生機的空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但更多的是一種家的溫馨。老人們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縷陽光,瞬間驅散了我們心中的一絲忐忑與不安。
活動中,我嘗試著與老人們交流,從他們的話語中,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聽到了過往的故事與歲月的低語。有的老人講述著年輕時的英勇與夢想,眼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芒;有的則輕輕哼唱著老歌,旋律悠揚,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我意識到,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實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與深厚的情感積淀。
在與老人們的相處中,我學會了傾聽。傾聽他們的話語,不僅僅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與碰撞。我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孤獨與渴望,也更加明白了陪伴的意義所在。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句溫暖的'問候,就能讓老人的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這次社會實踐,還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責任與擔當的重要性。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去關愛那些曾經為社會做出貢獻、如今需要照顧的老人。他們的今天,或許就是我們的明天。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傳遞愛與溫暖。
總之,敬老院的社會實踐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成長的旅程。它讓我學會了傾聽、關愛與責任,也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我相信,這段經歷將會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激勵我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斷成長。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2
為弘揚愛老、敬老、助老傳統美德,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我校把敬老活動引向深入。
1、開展以“關愛老人,全民行動”為主題的走進敬老院慰問老人感恩教育活動。10月xx號下午,學校少先隊員代表及部分教師代表,手捧自己制作的卡片,帶上打掃工具,來到xx敬老院。他們通過志愿服務,溫馨祝福,給老人唱唱歌、擦洗桌子等等實際行動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2、各班召開一次以“濃濃敬老情”為主題的主題班會。充分發揮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典型的尊老敬老教育。
3、發動學生為老人做一件好事。通過國旗下講話、班會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為身邊認識和不認識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把這個習慣養成,讓全社會的老人都生活在滿懷溫情的港灣里。
4、要求全體學生在重陽節前后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份有意義的禮物。禮輕情意重,鼓勵學生通過給家里的爺爺奶奶捶捶背、洗洗腳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孝敬之心。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營造濃濃的尊老孝親的文化氛圍,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美德,使學生們深刻領悟孝敬長輩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3
春風送暖,艷陽高照,20xx年3月24日下午1點我們汽車工程學院營銷2班在五尊敬老院展開了一場關愛老人的活動,有汽車工程學院營銷2班的全體成員參加。這表現出新時代大學生對尊老敬老高尚情操的落實。
院長楊先生熱情的接待了同學們,并表達了誠摯的謝意。隨后同學們投入到和老人的交流慰問中,有的同學自動拿起了掃把、抹布等等,熱心的幫助老人打掃房間,擦洗玻璃和地板,老人們一直在謝個不停,他們的眼中流露出最真誠的感謝。同學們為老人唱歌,隨后,老人們也熱情地和大學生們合唱“世上只有”、“萬水千山總是情”等歌曲,令整個敬老院充滿歡笑聲。到了同學們和老人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同學們都認真聽爺爺、婆婆講述改革開放前后的個人經歷,使同學們了解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來之不易,同學們也將自己在外面讀書的情況以及家鄉的建設和老人們進行了交流,最后,同學們都對老人們送上真摯的祝福,愿他們身體健康,每天都要過得開心快樂!
在即將離開的時候,老人們戀戀不舍的和同學們揮手道別。雖然這次活動只經歷了短短的兩個小時,但卻成為同學們人生中最美麗的'印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深刻內涵。關愛老人,照顧老人,是新一代大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僅能幫助老人們減少內心的孤獨感,而且使當代大學生有一次感恩的回饋,心靈的教育。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4
20xx的這個暑假,以人口老齡化為課題的社會實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美不過夕陽紅,可是現今社會,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影響社會持續發展的長遠問題。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肩負成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為了加強對自身的思想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我們特地參與了學院要求的社會實踐活動。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
我們“向日葵”小隊為調查人口老齡化相關問題走進了敬老院。我們所調查的敬老院設施能夠達到一定標準,周圍環境也比較幽靜,不足的是周圍住宅比較老舊。食宿條件也不錯,尤其菜譜比較豐富,老人們普遍比較滿意。
在慰問了老人后,我們主要通過聊天來了解老人的家庭及生活狀況。本以為聊天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我們馬上意識到原來同老人聊天也是要有技巧的。敬老院的老人們大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他們有的語速很慢,有的聽力很差,這都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同老人聊天的內容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是相差了大半個世紀的人了,于是盡力去想一些我們所知道的`老人那個年代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氣或是聊老人的身體近況等等。在聊天的過程中,老人們精神狀態越來越好,侃侃而談,我們的熱情也隨之高漲,不多久,與老人之間就少了份隔閡,多了份親熱。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對老人的家庭也有所了解,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干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里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更能讓他們感到夕陽無限好。隊員們分工明確,拍照、攝像、聊天、記錄等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在此過程中海碰到了來看望老人的家屬,看到老人見到家人時由衷的笑容我們也是感慨良多。百善孝為先,看到這個場景,更加理解“常回家看看”的含義。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老人們對我們的喜愛和對兒女的思念。他們談起兒女是的滿心喜悅,看著我們說“年輕真好”,都讓我們感慨良多。看到老人們精神矍鑠,我們也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回來后,經過匯總及查詢相關資料,我們發現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根本在于加快經濟發展,壯大國家經濟實力。但是老齡化問題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處理的好,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處理不好,則可能成為制約因素。"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內容,這是對中國老齡工作的綜合概括,是促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解決好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體思路。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老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也許,今天我們做不了什么。我們不能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我們不能驅散他們的孤獨與寂寞,更加不能直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但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四十年后的我們也會渴望心靈的溫暖。經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靈,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5
今天,我覺得是我人生中意義很深的一天,雖然太陽照常升起和落下,我的生活也沒有任何變化,但有一種情感在我心底悄然生長,那就是孝順,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
這一天,我們早早的就出發了,我們要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因為我是被分在表演的小分隊,所以一路上我都在聽老歌,在查找他們那個年代喜歡的歌曲。當時我的內心是激動的,因為我從小就沒有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時也是放假的時候跟著爸媽回老家去看望他們,所以對待這么一份親情我是稍顯陌生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應該怎么去跟那些爺爺奶奶交流,去帶給他們歡樂,想象我們做游戲,包餃子。但到了以后給我的第一印象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在一條老巷子的盡頭有一棟不算高的樓房,老師告訴我們,就是這了。我抬頭環顧了四周,在一個小窗口看到一位爺爺正看著我們,他的眼神并沒有很開心的樣子,當時我的心里是難過的,因為在我想象中他們是很開心的歡迎我們的到來。隨后我們走進這棟樓房,里面并沒有很多爺爺奶奶,我們順著管理阿姨的引導來到三樓,這時一位胖胖的奶奶走了出來,她大聲的喊著一個名字,雖然我們聽不懂,但看得出她很好客,我的心頓時就放了下來。我們問那位阿姨其他的爺爺奶奶都在哪里,阿姨告訴我們,他們還有很多人都在自己的房間。
我們開始商量著怎么去給他們表演節目,可是這是一個奶奶被推了過來,我們就開始跟奶奶說話,沒說幾句奶奶竟然哭了起來,這時我們都手無足措了,慌亂中我們了解到奶奶是因為她的孩子已經有一年多沒來看她了。后來我們又輪流在各個房間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給他們剪指甲,唱歌,跳舞。但是他們并沒有真的很開心,從他們的眼神里我們能看出是對孩子的思念。途中有一個奶奶一直沒有說話,但是最后她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一個電話號碼,我想著這肯定是她孩子的聯系方式,就詢問她是不是要打電話,她激動地點著頭,告訴我這是她兒子的號碼,我立刻撥通了這個號碼,并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老人可能沒有手機不太方便打電話罷了。
可接下來的事情讓我感到一陣心酸,電話那頭剛一接通我欣喜的給奶奶聽電話,可是對方聽到奶奶的聲音就立刻把電話掛斷了,再打過去就變成了關機狀態。這時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好像有很多情況都是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生活里,還好旁邊來了一位同學,問奶奶怎么了,奶奶指著電話說打電話!在奶奶不太清楚的話語里我感受到了無盡的'想念,卻又無助的。后來這個電話一次也沒有打通過。其實真的是人心是滿滿變冷淡的,之后的時間我對這里的活動開始有一點點抵觸,可突然有一位爺爺讓我感受到了另一種心態。遠遠的就聽到了琴聲,我順著琴聲來到一個房間,這里的氣氛和之前是不一樣的,我看到一位爺爺正和大家一起彈著琴唱著歌,臉上的笑容十分的開心。我開始對這里的一切感到好奇,后來了解到爺爺已經八十二歲,當年還是一名大學生,最關鍵是爺爺活的很快樂。之后他還送了一封感情至深的感謝信給我們,讓我們著實有些驚訝,也有些欣慰。
很快上午就過去了,我們踏上了回學校的路,我的心里感觸卻十分的多,雖然我很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孩子把自己的父母送到養老院去,但我不了解他們的苦衷,所以我沒辦法批判他們的行為是否合情合理,但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去孝順,這確實說不過去。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說養老院的生活不好,在那里有其他的老年人與他們作伴,但如果只是把他們丟在那里,再也不去看望他們,那跟把他們丟在大街上有什么區別呢,所以不管有什么苦衷都一定要盡到自己的孝道,不要讓他們孤獨的度過晚年。
我也很感謝學院能帶我們去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成長了許多,讓我明白了親情有多么可貴!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6
在這個溫馨而深刻的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中,我仿佛穿越了時間的長廊,走進了一個個飽經風霜卻又溫暖如初的故事里。這次經歷,如同一股細流,緩緩滋潤了我的心田,讓我對生命、對責任、對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踏入敬老院的那一刻,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氣息,那是歲月沉淀下來的溫柔。老人們或坐在輪椅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或聚在一起輕聲細語,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對過往的懷念,也閃爍著對未來的期許。這樣的場景,讓我瞬間感受到了時間的`重量,也激發了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在實踐過程中,我參與了陪伴老人聊天、協助他們進行日常活動、組織小型文藝表演等活動。每一次與老人們的交談,都是一次心靈的對話。他們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著過去的艱辛與榮耀,那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堅韌,深深感染了我。我意識到,無論歲月如何更迭,那份對生活的熱情與追求,始終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尤為難忘的是,當我為一位老奶奶讀報時,她緊握著我的手,眼中閃爍著淚光,那一刻,我仿佛成了她心中的依靠。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意。它不僅僅是一種道德上的要求,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一種人與人之間最純粹、最溫暖的連接。
通過這次實踐,我更加明白了責任與擔當的重要性。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去關愛那些曾經為社會做出貢獻、如今需要幫助的老人。他們的今天,或許就是我們的未來。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用我們的愛心和行動去溫暖每一個需要關懷的靈魂。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去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08-30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集合10-09
敬老院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06-24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14篇11-27
敬老院的社會實踐活動總結10-05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14篇)10-11
去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5-08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匯編15篇)11-01
敬老院實踐活動總結(通用15篇)11-04
敬老院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