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優秀)
導語:幼兒教育應該給幼兒以知識,應該發展幼兒的能力,應該激發幼兒積極的情感讓幼兒感受到幸福。并把幼兒有沒有獲得幸福做為衡量幼兒教育成效的最根本的標準。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輕松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秘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范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鐘,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于看圖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體,個性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朋友。于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朋友怎樣了注意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發生了什么事情了他們在做什么動作你在什么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后,就立刻能明白,原先是恐龍在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但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們想想,結合前面發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個性棒,我也很簡單、快樂的參與著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現圖畫背后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適宜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04-04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06-15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07-23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反思12-20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優秀03-14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實用)07-09
幼兒園教師個人教學反思08-21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范文09-04
【合集】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11-14
幼兒園教師月教學反思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