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中庸》經典語錄

            時間:2020-09-05 19:59:39 名人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中庸》經典語錄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為“四書”。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下面,YJBYS小編CJ為大家整理了《中庸》經典語錄,希望你能喜歡!歡迎參考借鑒。

            《中庸》經典語錄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中庸》讀后感09-02

            《中庸》原文及譯文08-27

            周作人的中庸思想與儒家的中庸之道09-19

            暑期《中庸》讀后感08-22

            職場生存的中庸之道07-29

            大學中庸讀后感800字01-28

            創業成功是因為中庸之道09-26

            國學經典之《中庸》全文及譯文08-27

            談儒家中庸哲學及現代意義08-15

            淺談儒家中庸哲學及現代意義08-07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