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Holland理論經過不斷豐富和發展。1991年,Gati針對Holland的正六邊形模型中有關相鄰職業群距離相等這一假設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層次模型。兩年后,Prediger在Ho11and六邊形模型的基礎上加上人和物維度、數據和觀念維度,使職業的類型和性質有機地結合起來。美國大學考試中心在Prediger興趣的兩維基礎上,將職業群體的具體位置標定在坐標圖上,由此得到工作世界圖。
六種類型內容
1、社會型:(S)共同特征:喜歡與人交往、不斷結交新的朋友、善言談、愿意教導別人。關心社會問題、渴望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尋求廣泛的人際關系,比較看重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 典型職業:喜歡要求與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夠不斷結交新的朋友,從事提供信息、啟迪、幫助、培訓、開發或治療等事務,并具備相應能力。如: 教育工作者(教師、教育行政人員),社會工作者(咨詢人員、公關人員)。
2、企業型:(E)共同特征:追求權力、權威和物質財富,具有領導才能。喜歡競爭、敢冒風險、有野心、抱負。為人務實,習慣以利益得失,權利、地位、金錢等來衡量做事的價值,做事有較強的目的性。 典型職業:喜歡要求具備經營、管理、勸服、監督和領導才能,以實現機構、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的工作,并具備相應的能力。如項目經理、銷售人員,營銷管理人員、政府官員、企業領導、法官、律師。
3、常規型:(C)共同特點:尊重權威和規章制度,喜歡按計劃辦事,細心、有條理,習慣接受他人的指揮和領導,自己不謀求領導職務。喜歡關注實際和細節情況,通常較為謹慎和保守,缺乏創造性,不喜歡冒險和競爭,富有自我犧牲精神。 典型職業:喜歡要求注意細節、精確度、有系統有條理,具有記錄、歸檔、據特定要求或程序組織數據和文字信息的職業,并具備相應能力。如:秘書、辦公室人員、記事員、會計、行政助理、圖書館管理員、出納員、打字員、投資分析員。
4、實際型:(R)共同特點:愿意使用工具從事操作性工作,動手能力強,做事手腳靈活,動作協調。偏好于具體任務,不善言辭,做事保守,較為謙虛。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歡獨立做事。 典型職業:喜歡使用工具、機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對要求具備機械方面才能、體力或從事與物件、機器、工具、運動器材、植物、動物相關的職業有興趣,并具備相應能力。如:技術性職業(計算機硬件人員、攝影師、制圖員、機械裝配工),技能性職業(木匠、廚師、技工、修理工、農民、一般勞動)。
5、調研型:( I )共同特點:思想家而非實干家,抽象思維能力強,求知欲強,肯動腦,善思考,不愿動手。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知識淵博,有學識才能,不善于領導他人。考慮問題理性,做事喜歡精確,喜歡邏輯分析和推理,不斷探討未知的領域。 典型職業:喜歡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獨立的定向任務,要求具備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將其用于觀察、估測、衡量、形成理論、最終解決問題的工作,并具備相應的能力。如科學研究人員、教師、工程師、電腦編程人員、醫生、系統分析員。
6、藝術型:(A)共同特點:有創造力,樂于創造新穎、與眾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現自己的個性,實現自身的價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實際。具有一定的藝術才能和個性。善于表達、懷舊、心態較為復雜。 典型職業:喜歡的工作要求具備藝術修養、創造力、表達能力和直覺,并將其用于語言、行為、聲音、顏色和形式的審美、思索和感受,具備相應的能力。不善于事務性工作。如藝術方面(演員、導演、藝術設計師、雕刻家、建筑師、攝影家、廣告制作人),音樂方面(歌唱家、作曲家、樂隊指揮),文學方面(小說家、詩人、劇作家)。
然而,大多數人都并非只有一種性向(比如,一個人的性向中很可能是同時包含著社會性向、實際性向和調研性向這三種)。霍蘭德認為,這些性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強,則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所面臨的內在沖突和猶豫就會越少。為了幫助描述這種情況,霍蘭德建議將這六種性向分別放在一個正六三角形的每一角。
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流動傾向性,取決于個體的人格特點與職業環境的匹配程度.當人格和職業相匹配時,會產生最高的滿意度和最低的流動率.例如,社會型的個體應該從事社會型的工作,社會型的工作對現實型的人則可能不合適.
這一模型的關鍵
1 個體之間在人格方面存在著本質差異;
2 個體具有不同的類型;
3 當工作環境與人格類型協調一致時,會產生更高的工作滿意度和更低的離職可能性.
六種類型的內在關系
霍蘭德所劃分的六大類型,并非是并列的、有著明晰的邊界的。他以六邊形標示出六大類型的關系。
1 )相鄰關系,如 RI 、 IR 、 IA 、 AI 、 AS 、 SA 、 SE 、 ES 、 EC 、 CE 、 RC 及 CR 。屬于這種關系的兩種類型的個體之間共同點較多,現實型 R 、研究型 I 的人就都不太偏好人際交往,這兩種職業環境中也都較少機會與人接觸。
2 )相隔關系,如 RA 、 RE 、 IC 、 IS 、 AR 、 AE 、 SI 、 SC 、 EA 、 ER 、 CI 及 CS ,屬于這種關系的兩種類型個體之間共同點較相鄰關系少。
3 )相對關系,在六邊形上處于對角位置的類型之間即為相對關系,如 RS 、 IE 、 AC 、 SR 、 EI 、及 CA 即是,相對關系的人格類型共同點少,因此,一個共同人同時對處于相對關系的兩種職業環境都興趣很濃的情況較為少見。
人們通常傾向選擇與自我興趣類型匹配的職業環境,如具有現實型興趣的人希望在現實型的職業環境中工作,可以最好地發揮個人的潛能。但職業選擇中,個體并非一定要選擇與自己興趣完全對應的職業環境。一則因為個體本身常是多種興趣類型的綜合體,單一類型顯著突出的情況不多,因此評價個體的興趣類型時也時常以其在六大類型中得分居前三位的類型組合而成,組合時根據分數的高低依次排列字母,構成其興趣組型,如 RCA 、 AIS 等;二則因為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據興趣類型,還要參照社會的職業需求及獲得職業的現實可能性。因此,職業選擇時會不斷妥協,尋求與相鄰職業環境、甚至相隔職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個體需要逐漸適應工作環境。但如果個體尋找的是相對的職業環境,意味著所進入的是與自我興趣完全不同的職業環境,則我們工作起來可能難以適應,或者難以做到工作時覺得很快樂,相反,甚至可能會每天工作得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