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北京仁能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首個“生涯學術委員會”——仁能達生涯學術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國家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方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丁少文、北師大心理學院副教授侯志瑾、人大勞動人事學院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周文霞,以及來自大連理工、云南農大、北航等全國各大高校的近一百位就業指導老師出席了成立大會。國家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方偉為仁能達生涯學術委員會首批專家頒發聘書。
尖峰對話:職業規劃老師的內外生涯發展
引起參會者熱烈討論的研討會主題是“職業規劃老師的內外生涯發展”,眾多各大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老師,由于在工作中遇到了許多困難,紛紛舉手提問。嘉賓和老師們就目前高校生涯導師的現狀和修煉途徑進行了深度的探討,并進行了精彩的尖峰對話。
避免就業指導老師轉崗需要多個部門共同配合
有一位來自地方高校的就業指導老師就面臨將被迫轉崗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對此國家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方偉回答:“第一,教育部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但這需要人事司、財務司和高等教育司相互配合理解。要統一思想、統一步驟,抓落實還需要一定時間。第二,我呼吁更主要加強學科建設,大學里的就業指導和生涯規劃課程一直不太受重視,總是游離于專業之外,所以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我們能做到的事情盡量做大,有時候要靠政府慢慢解決,可有的時候就要靠自己努力,靠大家共同努力。
仁能達研發總監謝偉認為:“學校職業規劃并不是一個主流領域,學校職業規劃教學無法成為學校圈的核心,作為老師如果有志致力于職業規劃的專業發展,需要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內生涯成長。即專業性提升……讀書學習只是一個基礎。因此,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多參加一些學習。”
國內暫無職業生涯規劃統一標準對“仁能達”理念表肯定
當主持人問到國內目前是否有統一的認證標準時,方偉處長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比較權威的有關老師職業規劃的標準,所以市場個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培訓,正是百花齊放的狀態,CTTP(CareerTutorTrainingProgram)應時而生,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為職業生涯規劃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研討會上,中國首個生涯學術委員會——仁能達生涯學術委員會順利成立。謝偉作為仁能達生涯學術委員會的創始人、同時作為北京仁能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總監,在闡述“仁能達”的理念時表示:“仁者,賦能以達人。就是希望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領域的仁者,整合專家資料,對所有有需求的人進行賦能的工作,最終促成別人達成所愿”。并表達了“致力于做中國最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研發、研究機構”的發展愿望。
國家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方偉為仁能達生涯學術委員會首批專家頒發聘書
會中,國家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方偉為首批生涯學術委員會專家頒發了聘書。
仁能達生涯學術委員會首批專家分別為:
丁少文: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
侯志瑾: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咨詢博士,美國心理學會國際會員,國際應用心理學聯合會咨詢心理學分會中國協調人,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專業委員會注冊心理督導師。
周文霞: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博士生/碩士生導師,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教學與實踐研究會秘書長。
謝偉:北京仁能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大醍醐網特聘專家,北京大學職業規劃督導專家,黑龍江省教育廳、江蘇省教育廳、河南省教育廳專家顧問,曾任華夏基石EAP中心研發總監、華夏基石管理公司副總裁,曾任GCDF全球職業規劃師培訓首席專家講師。
莊明科: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大學就業指導老師,大醍醐網特聘專家,北京大學職業發展研究會常任理事,北京高校輔導員發展輔導與心理咨詢專業化培訓特聘培訓師,中國教育電視臺“教育新媒體學習超市平臺項目”講師。
金蕾蒞: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老師。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大醍醐網特聘專家。
謝珊:廣東省教育廳就業指導課程師資培訓高級導師,華南農業大學就業指導課團隊骨干,廣東省歸國留學人員生涯指導培訓客座培訓師,大醍醐網特聘專家。
曾海波:中國傳媒大學媒體管理學院教師,企業管理學碩士、應用心理學博士,大醍醐網特聘專家。
會中,方偉處長還表示近期正在研究創業問題。要解決就業問題,同時也要研究創業問題,用創業來帶動就業,這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仁能達創業了,CTTP創業了,大家都要敢于挑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