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規劃
公務員法的頒布實施為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支持體系建設創造了制度空間,公務員法在公務員職業發展設計方面,呈現四個多元化:一是職業管理多元化,對公務員職業生涯的管理,主要體現在身份管理和職務管理兩個方面,公務員作為一種身份,其管理要求大體上是相同的,公務員法從各方面都作了相應的規定... ...生涯設計公益網應讀者要求精編了事業單位員工即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規劃,希望對公務員有所參考。
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規劃專輯分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之我見、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及目標、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案例分析和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范文四部分。
第一部分 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之我見
對于現在正在求職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報考公務員成為很多人發展職業生涯的選擇之一。
報考公務員已經是當今廣大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如何開展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擺在廣大應屆畢業生面前的現實問題。下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本人認為公務員能夠緊緊跟隨時代了解政府政策,且能直接參與到一些政府運作過程中去,并且收入穩定、福利相對較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同時和很多其他工作相比,公務員的收入相對還是偏少,條條框框的限制相對較多,所以如果有做公務員的意愿,就要相對能夠有耐得住仕途寂寞和生活清貧的心理準備,絕對不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
關于公務員考試的具體信息,每一年國家和地方政府都會利用媒體進行公開發布信息,公務員招收崗位也在逐年增加。考試的內容包括申論,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其中申論每年的命題都有變化,大概四千字左右,考察包括閱讀理解,概括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醒大家在進行公務員考試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考試大綱,把握好思路;考試的時候不要急于答題,要嚴格按照題目要求進行答題,并且要盡量保持卷面的美觀。試卷的批閱和高考閱卷有些相似之處,三個人閱卷,如果分數差異超過五分,則會有小組評議。而閱卷是無紙化的,所以盡可能的消滅了錯判誤判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 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及目標
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勢在必行
公務員雖然已有了自己的職業,但職業歷程有很多變數,尤其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會更大。面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對公務員素質要求的提高,無論是公務員本身還是其就職部門,都要根據新的需求調整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使公務員能夠對自身的條件和能力有個清醒的認識,能夠充分把握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機遇和威脅,從而確定合適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003年3月10日,十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揭開了我國第五次政府機構改革的序幕。這次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是通過行政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調整和完善政府機構設置,理順政府部門的職能分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在這一背景下,公務員的職業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而新的職業環境對公務員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機構改革背景下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勢在必行。
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
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屬于職業發展過程中的適應性問題,其內容包括公務員個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和部門的職業生涯規劃兩個方面。
1、基于公務員個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公務員制定個體職業生涯規劃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1)首先問自己,你是什么樣的人?這是自我分析過程。(2)你想要什么?這是目標展望過程。(3)你能做什么?(4)什么是你的職業支撐點?(5)什么是最適合你的?(6)最后你能夠選擇什么?
在做了以上的分析后,關鍵的一步就是認識、分析、評估內外部職業環境,把握職業環境的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之上,將個體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與部門的職能緊密相連,根據對自身的評估以及環境的需求,在與部門進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可實現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并有效地采取各種糾偏措施,使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2、基于部門的職業生涯規劃。公務員所任職的政府機構是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主體之一,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與其工作的部門聯系密切,能夠通過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促進部門績效水平的提高,使部門獲得長遠的發展。因此,部門應高度重視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有意識地將公務員的職業生涯規劃與部門的職能特點及發展規劃聯系起來,從整體上把握公務員的職業發展,使公務員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能夠帶給部門價值,促進部門整體、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公務管理合理公正的本質與政府的宗旨。
公務員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
1、道德素質。公務員是國家的精英,是先進分子,是代表執政黨和社會主義的先進力量,他們的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在起到教化民眾的作用。然而,有一部分公務員公仆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淡漠,甚至錯誤地把手中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忘記了手中的權力來自于公眾的委托,使權力的性質發生了變化。這些不道德的意識及行為,已成為實現機構改革目標的最大障礙。為了實現機構改革“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這一目標,要求公務員能夠時刻以民為本、始終把公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
2、心理素質。研究人員對公務員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所做的調查表明,公務員的心理素質不容樂觀。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院長趙國秋說,公務員屬于工作壓力較大的群體,他們整體素質高、抗壓能力也比較好,但他們要承受更多來自于單位體制、機制、工作任務、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方面的挑戰,并被要求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如果應對壓力的方式不正確,就會產生心理問題,乃至發展成心理疾病。而在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背景下,不可避免會給公務員以一定的心理沖擊,這就需要公務員通過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科學設計。
3、業務素質。公務員的業務素質包括:專業知識、相關知識和智力素質,這些素質可具體化為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整合各種工作信息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用電子商務技術的能力、擁有創新精神及創新思維的能力,這些知識能力在公務員處理日常業務時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公務員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證,有助于實現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