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2017年考研歷史學元明清文學散曲及南戲輔導

            發布時間:2017-04-22 編輯:張莉

              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2017年考研歷史學元明清文學散曲及南戲輔導,有需要的研友們可以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二章 散曲、南戲

              一、 基本知識

              1、小令:散曲的一種形式,單獨的一支曲子,稱為小令。

              2、套曲:散曲的一種形式,由幾支同一宮調的曲子聯綴而成的表演一個故事,稱為套曲。

              3、南戲:南戲原來是一種地方劇種,因為它流行于浙江溫州(溫州古名永嘉)一帶,所以又稱為“溫州雜劇”或“永嘉雜劇”。它內容多以家庭為主,曲調輕柔婉轉,以管樂伴奏為主,劇中各個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戲沒有固定的場次限制,每出戲也不要求通押一韻,也不限用同一宮調中的曲牌。因此,與雜劇相比,它要靈活得多。

              4、《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即保存在《永樂大典》中早期三種南戲,即《張協狀元》、《宦門子弟錯立身》、《小孫屠》。

              5、“荊劉拜殺”:元末明初,除《琵琶記》外,還有一些較著名的南戲劇作,其中《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被稱為南戲四大傳奇,簡稱為“荊劉拜殺”。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讀作品

              高明《琵琶記》

              2、泛讀作品

              關漢卿《四塊玉》(別情)、《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白樸《喜春來》(題情),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天凈沙》(秋思)。

              三、思考與練習

              1、元代散曲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元代的散曲是在金代“俗謠俚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當時也是和樂演唱的。語言上它吸收了大量民間口語,不避俗詞俚語,因此特別生動活潑,詼諧幽默。內容上,它寫得最多的是男女愛情,其次是歸隱、閑適以及山水自然。體制上一般都比較短小。

              2、元代散曲的發展情況如何?各階段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參考答案:元代的散曲的發展也如雜劇,大致可以大德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以大都為中心,后期以杭州為中心。前期的主要作家是一些“公卿大夫居要路者”和關漢卿、白樸、馬致遠等,后期則有張可久、喬吉等。

              3、元代南戲在體制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南戲原來是一種地方劇種,它以表現家庭內容為主,曲調輕柔婉轉,以管樂伴奏為主,劇中各個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戲沒有固定的場次限制,每出戲也不要求通押一韻,也不限用同一宮調中的曲牌。因此,與雜劇相比,它要靈活得多。

              4、《琵琶記》有什么思想意義?

              參考答案:《瑟琶記》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創作動機、目的與作品描寫的實際情況是相抵觸的。此劇開頭明確說“不關風化體,縱好也枉然”,是為了宣揚封建倫理道德,表揚“有貞有烈趙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但是,其實際的意義并不在此,而在于它通過蔡伯喈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左右為難的生存狀態、主觀努力與實際結果常常背離的無奈,以及通過趙五娘表現下層婦女的人格力量(性格魅力)。這就是此劇長演不衰的內在原因。

              5、《琵琶記》在藝術上有何特色?

              參考答案:《琵琶記》采取雙線結構,一條是蔡伯喈,一條是趙五娘,兩條線平行發展,這可以更好地展現廣闊的社會背景和人物命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顯得真實,而不是概念化、符號化的人物,心理描寫尤其出色。作品的格律也比較講究。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琵琶記》成為南戲成熟的標志,被譽為“南戲之祖”。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