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師范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的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她坐落與中國北方最開放的海濱城市——大連。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前身是遼寧師范大學政教系,始建于1960年,曾先后易名為政史系、政治系、政法系、經濟法政學院、政法學院。2003年10月,成立了政治與行政學院。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下設二系一部,即政治系、行政管理系和馬列德育教研部。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400人。研究生51人,隨讀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學員300人,成人函授本、專科學員共100人。
學院現設馬列主義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鄧小平理論概論,德育與形勢政策、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教學法、成人教育等9個教研室。學院并設有多媒體課件演示室、電腦教室和資料室、辦公室、輔導室等教學和辦公機構。
目前全院共有教職工4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講師15人,具有和正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10人。現已初步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和職稱較高的師資隊伍。
政法與行政學院在研究生培養和碩士點建設方面有較雄厚的基礎和較強的實力。目前有六個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黨史、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政治經濟學、政治學理論、學科教學論(政治教育)。除招收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計劃研究生外,還招收在職人員以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課程班學員。學院還舉辦過多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政治經濟學等專業的助教進修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黨史、政治學理論等專業的骨干教師進修班干部,均面向全國招生。
政治與行政學院無論是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取得,還是專業設置的嗇,都足以表明我院學科建設在穩步發展,并且科研的豐碩成果也鞏固了物理學學科的建設。近十年來,我院主持和參與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項,出版學術志著、教材48部,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800篇,其中國家級論文近百篇,且多篇(部)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勵,并在國內產生一定影響。
全院學術研究氣氛相當濃厚,目前設有遼寧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俄羅斯研究所、東北亞研究所、鄉鎮企業和校辦企業研究所,自然科學史暨自然辯證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外學校交流、多次邀請國外知名學者來院講學,其中有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專家、教授,學院的教師也曾赴日本、朝鮮、俄羅斯、意大利、英國等國進行學術訪問或進修,每年還向日本福岡教育大學和大汾大學派遣留學人員。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積極主動適應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按照“寬基礎、高素質、有物長、適應廣”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新路子,多次獲得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在教學改革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都形成了完整的課程建設體系和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創建了“611”教學模式,即本科生在校的前6價目學期學習專業課;第7學期進行教育實習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第8學期開設輔修課程,進行復合型知識教學。另外,根據師范特點,早在80年代中期就開設了文理滲透透和教師基本技能課,同時根據政治、法律、經濟的社會應用性及“兩課”教學建設的需要,組織學生走出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把知名學者和行業專家請進來做專題報告。近幾年,學院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在省內中學,國內大中型企業、鄉鎮農村、街道社區等單位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變封閉教學為開放式教學。
政法與行政學院的學生工作也很有特色,根據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社會形勢和學生思想特點,本著嚴格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原則,把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融為一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社會活動,全面提高綜合素質。1996年以來,先后有三個班級被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先進班集體”。
在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中,我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先后有五位教師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獎”。一位教師被評為“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和“先進黨總支”,1998年度被評為“省先進黨支部”,1998-1999年度被評為大連市先進集體。
政治與行政學院衽多層次辦學,學歷從專科、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專業從師范教育到非師范教育,時間從正規長期班到短期培訓班,途徑從本校辦學到聯合辦學。尤其是高層次在職隨讀研究生班和碩士課程進修班的教育規模不斷壯大,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我院向社會輸送了大量人才,可謂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各類畢業生總計近9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900人,專科生155人,統招研究生69人,黨政干部班514人,成人函授學員3800人,隨讀研究生和碩士課程班進修生774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400余人,進修生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