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是我國38種專業學位中的一種, 2005年成立并開始招生;共有4個培養領域,分別為: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組織管理和社會體育指導;全國除香港、澳門和臺灣外,共有63所院校開展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目前有全日制攻讀、在職攻讀體育碩士專業學位2種形式。
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2017年體育專業考研院校推薦,供大家閱讀查看。
一、體育專業考研方向
l.體育人文社會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優勢在于很好地把體育和人文結合起來,文理兼備,面向大眾,尤其受到有志于體育傳媒領域發展的考生青睞。據2009年體育學各專業報考人數統計數據表明,該專業報考人數在整個體育學報考人數中占40.8%。相比較而言,專門性的體育院校體育人文社會學開設的研究方向比較全面、多樣化,師范類和綜合類普通院校則次之。體育學實力強的院校中,體育人文社會學競爭比較激烈。
參考書目:《體育概論》,楊文軒、楊霆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體育社會學》,盧元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體育基本理論教程》,周西寬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版。
報考熱度★★★★
2.運動人體科學
運動人體科學的優勢在于專業性強、起點高、待遇優厚。越來越多的理科和醫科的考研生選擇在該專業進修深造,因為該專業與醫科和理科在學習內容上有一些共同性,學起來相對容易,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同時,有的院校還有一些相應的優惠政策,如南京體育學院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在招生時,對有生物、醫學教育背景的考研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大眾對這一專業的關注一直是持續升溫。
參考書目:《運動生理學》,王瑞元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年版。
《運動生理學》,鄧樹勛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運動解剖學》,胡聲宇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版。
報考熱度★★★
3.體育教育訓練學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體育教育訓練學其實也是為培養“伯樂”而存在的專業之一。優勢在于與社會現實緊密相聯,專業化程度高,發展迅速。該專業在2009年體育學報考專業人數中占了總報考人數的38%,僅次于體育人文社會學。由于該專業在就業時偏向于公務員類型,工作穩定且收入偏上,報考人數逐年攀新高。學生根據研究方向的選擇傾向于不同的體育項目,可以在學習中發展屬于自己的特色。
參考書目:《教育學》,王道俊、王漢瀾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運動訓練學》,田麥久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版。
報考熱度★★★
4.民族傳統體育學
民族傳統體育學的優勢在于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征,就業范圍廣泛。由于其專業本身的獨特性,開設的院校不是很多,競爭的激烈程度小于上述3個專業。每年上線的考生基本上都能被錄取,但綜合近幾年的復試情況看,仍是從高分向低分進行排序。對養生、傳統體育項目(如太極、跆拳道、柔道)比較感興趣的考生,可以考慮選擇此專業。
參考書目:《學校體育學》,潘紹偉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體育心理學》,季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體育教育專業考研方向
體育教育專業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以下是各專業介紹:
二、體育教育學專業考研方向
體育教育專業考研方向1:體育教育訓練學
體育教育訓練學是體育學中的重要學科,是研究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基本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學科。它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運動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研究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的規律,為球類、田徑、體操等諸多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訓練、科研與管理提供科學指導。
本專業方向:01.田徑 02.體操 03.籃球 04.排球 05.足球 06.小球 07.游泳 08.重競技 09.藝術體操與健美操 10.運動訓練學
學生畢業后適宜從事中等以上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運動競賽,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體育行政管理人員和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
體育教育專業考研方向2: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等。它是學校體育實現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
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體育教學效果要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體育教學的每一個構思和步驟,將直接影響學生成長。一個對的教學效果在學生身上的體現,不僅是外在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線條的流暢,骨骼的完善發育,內臟器官的健全,而且也包括整體的勻稱、協調發展,并且是按照生長發育的先后有序而全面地發展。
體育教育專業考研方向3:運動訓練
本專業培養具備與競技運動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從事與競技運動相關社會、體育活動的基本能力,從事競技運動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運動訓練專業要求學生從事與競技體育相關活動的專業的類稱,學生主要學習與競技體育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基本技能,掌握從事競技體育相關社會活動的基本能力。
2015-2016年體育學研究生院校排名(以下排名僅供參考)
| 排 序 | 學校名稱 | 得 分 | 星 級 | 學校數 | 
| 1 | 北京體育大學 | 100.000 | 5★ | 119 | 
| 2 | 上海體育學院 | 88.652 | 5★ | 119 | 
| 3 | 福建師范大學 | 69.070 | 5★ | 119 | 
| 4 | 武漢體育學院 | 68.679 | 5★ | 119 | 
| 5 | 華南師范大學 | 60.704 | 5★ | 119 | 
| 6 | 天津體育學院 | 56.809 | 5★ | 119 | 
| 7 | 華東師范大學 | 49.852 | 4★ | 119 | 
| 8 | 華中師范大學 | 49.817 | 4★ | 119 | 
| 9 | 湖南師范大學 | 49.714 | 4★ | 119 | 
| 10 | 北京師范大學 | 47.114 | 4★ | 119 | 
| 11 | 東北師范大學 | 46.611 | 4★ | 119 | 
| 12 | 南京師范大學 | 46.244 | 4★ | 119 | 
| 13 | 清華大學 | 44.898 | 4★ | 119 | 
| 14 | 曲阜師范大學 | 44.212 | 4★ | 119 | 
| 15 | 浙江大學 | 43.223 | 4★ | 119 | 
| 16 | 河南大學 | 42.790 | 4★ | 119 | 
| 17 | 成都體育學院 | 42.067 | 4★ | 119 | 
| 18 | 山西大學 | 40.042 | 4★ | 119 | 
| 19 | 河北師范大學 | 39.155 | 4★ | 119 | 
| 20 | 首都體育學院 | 38.571 | 4★ | 119 | 
| 21 | 蘇州大學 | 37.633 | 4★ | 119 | 
| 22 | 浙江師范大學 | 36.747 | 4★ | 119 | 
| 23 | 西安體育學院 | 36.400 | 4★ | 119 | 
| 24 | 沈陽體育學院 | 35.560 | 4★ | 119 | 
PS:以上排名是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科教評價網(www.nseac.com)和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 心(ECCEQ)共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