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考研調劑看出身 二本高校生難敲開一本高校大門

            發布時間:2017-04-24 編輯:8036

              “一聽不是‘211高校’畢業的,對方很客氣地拒絕了。”一位貴州二本高校的畢業生,拿著高出國家線近30分的碩士研究生初試成績,最終還是沒能敲開一本高校的大門。

              劉玉欣是貴州一所二本高校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畢業生,連續4年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學校甲等獎學金。考研時,劉玉欣的第一志愿是一所“985高校”的傳播學專業,但以一分之差落榜。

              進入調劑階段后,令她吃驚的是,盡管初試成績比國家線高出近30分,可依然找不到一所愿意接受“非211畢業生”的一本院校。

              “調劑看出身,已經存在很多年了。”貴州一所二本高校文學院的輔導員表示,研究生考試不同于高考,各個學校的專業試卷難度不一樣,找不到統一的衡量尺度。一本院校看“出身”或是為了更省事地評估生源質量。

              “正確的選拔,應該看個人綜合素質,不該看出身。”貴州大學人文學院旅游系教授王仕佐表示,生源質量與是否出身名校無關。王仕佐所在的院系,今年在考研調劑階段,還接受了來自三峽大學一位畢業生的調劑申請。

              “教育不公平有很多種,可這么明顯的歧視,還是應該有所改變。”2010級高校生任莉說。

            考研調劑看出身 二本高校生難敲開一本高校大門相關推薦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