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兩次北醫考研經歷讓我成長

            發布時間:2017-05-10 編輯:8036

               第一次考試337,考的是北大醫院風濕免疫臨床型,當了炮灰,心情灰暗,總結經驗,分數考低了,我覺得是實習讓我不省心,我當時實習也沒做好,兩邊都沒顧好,而且臨床型競爭非常激烈,當時20多個人只要幾個。

              2012年實習結束,我回學校畢業,在學校周圍租了房子,決定脫產考,如果說去年我不能全身心的考試,今年我沒有任何借口了,用7個月去證明我自己,和三個考研的女生開始一段難忘的日子。

              一、初試篇

              這些方法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一定不要把別人的方法用得太死

              英語 用的是張劍的四本書,我和室友在網上買的。我去年英語考了59,今年考了69,進步,比較懸的是70分以上研究生階段就可以不用修英語了,但是60分以開學有個入學考試,通過了也可以不用修。

              (1)單詞以前買的是星火,第一輪把自己一看就知道的用筆劃掉,第二輪用手遮掉中文意思,如果不熟悉就做個標記,第三輪只看自己不熟悉的,期間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拿著單詞本翻翻,我記得我當時中午睡覺老是睡不醒,我就立馬從床上坐起,然后翻開單詞本想想這個單詞什么意思,慢慢思考就清醒了,不要專門花大塊時間去學習單詞。后來我背單詞就只用張劍的那本總結出來的單詞,在每篇閱讀后面都會有單詞,我把不會的用熒光筆標記,以后只看這些我不會的。

              (2)長難句我看的也是張劍的,非常有用,后面的寫作佳句也很好。我走路的時候,洗衣服的時候喜歡聽10年考研英語真題的閱讀和新東方的必背作文,越聽越親切,越聽越有感覺,那些長難句,單詞就這樣不斷進入我的耳朵,當我坐在書桌前看到那些我當時沒聽懂的句子和單詞,我就會著重去分析,我就是在這樣不斷重復中慢慢進步的。

              (3)閱讀,做了三輪,第一輪每篇錯兩個我原諒我自己,第二輪我就有點著急了,看了范猛的閱讀視頻,有了微觀和宏觀這個概念,做閱讀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閱讀文章,把精力放在題目上,帶著問題去閱讀,不斷定位,這種分常常因為粗心丟掉,非常不值得,一定要拿下。對錯誤的選項一定要去分析錯在哪a反向干擾(就是跟原文反著),b因果倒置(每個題都要警惕),c偷換概念(這個非常豐富,各種偷換),d以偏概全,e泛化,f無中生有,g過度推理,h時態錯誤 這是做題,如果水平高點的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就要知道哪個地方會出題。當時我每天早上都是在室友讀英語的聲音中被吵醒的,不用鬧鐘的,我壓根就爬不起來,但是他們的朗讀聲讓我有種像被打了雞血似的,我們每天早上都會把昨天做過的閱讀大聲讀幾次,我那時開始選擇性地背誦一些文章了,拿著張劍那本閱讀,看著英文復述中文,看著中文復述英文。可能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練習中我慢慢有種學習的滿足感,支撐我走過艱苦的時光。

              (4)作文,我準備晚了,應該考試前三個月準備,而且一定要自己寫,我當時寫一篇都困難,后來干脆用背的,背的新東方必備范文。小作文問題不大,今年小作文考了兩種類型的混合型,而且感覺那個類型的小作文在平時很容易就忽視,不要有僥幸心理,我考試前看到了,要不然在考試那么緊張的情況下寫不了多少,考試時我花了一個小時寫作文,這真是很大的教訓,半個小時才比較好,我當時做閱讀的時間就很少了,時間很緊,我做第一篇閱讀又感覺有點難,我動搖了,心想去年那種不好的狀態都考了59,而且我準備時間比好多人充分,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繼續埋頭做。

              (5)新題型,考試前一個月準備都可以,聽的是新東方一個胖老師的講解,贊一個,用以前的真題練習一下。

              (6)翻譯和完型,不想多說,變態。

              政治 今年考了65,一般。我當時用的風中勁草,一共有三本,用那本總結好知識點的書為指導,準備好三種不同的熒光筆,在紅寶書上做標記,紅色的畫概念,黃色的畫會出選擇題的知識點,綠色的畫會出問答題的知識點,很有條理,而且看著書上的顏色,仿佛沒有什么色彩的生活也有了樂趣。然后是一定要做題,加深印象,我當時還想著隔幾天做,可以符合遺忘曲線記得更牢,對政治沒用,得當天就做,因為理解的東西少。當時只做了這本選擇題,沒時間了,本想再做一下其他的選擇題,因為多選題很拉分。問答題大家都差不多,當時有僥幸心理,背了下朋友給的那些題,發現最后考試根本就沒中,幸虧平時有看到。政治你平時不看可能最后花時間背都可能考不錯,但是平時就做好這些心里更有底一些。

              西綜 花我時間最多,考了205,有點羞愧,我還是二戰的。不要把希望放在輔導班上,賀的視頻看一遍有梳理重要知識點的作用,而且他的記憶方法值得學習,新東方里就李睿講得好,外科值得看,然后就是看自己的功夫了。我第一輪邊看書邊做同步練習,把錯題回歸書本,以點帶面,不要只看書,那么厚又沒重點。第二輪做北醫的紫皮書,掃死角,不過后來我覺得有點煩了,因為它答案有些有錯,書上又找不到,建議有選擇性的做做,還是有價值。這個時候該多翻翻書,我在錯了的題旁邊寫上考核的知識點,更有印象。第三輪我就基本只看書,把書上的知識點分作不同類型的題型看,看到同類疾病的相互比較就要意識到這是B型題,看到很有特征性的就可能是A型和病列題,看到有很多點的就要意識到是多選題,不懂的就去百度文庫里去搜搜,里面有好多不錯的幻燈片,這時學得很有興趣。第四輪開始做模擬題,,我覺得只需要做北醫模擬題,和最后真題很像,做得很爛,開始灰心,只有小猛知道,我都害怕告訴別人。

              事實證明我的確沒把這門課弄好。不過也有和大家分享的,我會把那些很重要的知識點抄在便條上,貼在我的房間的墻上,隨時可以看到。還有成都醫學院出的那本記憶技巧值得買(感覺有點黃),自己可以多總結適合自己的口訣,可以讓你省事不少。

              二、復試篇

              姐姐幫我買了飛機票,我一個人拖著大箱子去北京了。第一天去交材料。第二天做的綜綜合測試,包括英語聽力(沒聽清楚,收音機感覺年代很久了),uk量表(惡心,不停筆的寫,不斷將兩個數字相加),跟語文和數學有關的題目(好些人都沒做完)。第三天體檢,第四天面試,重頭戲來了,如果這個表現好,就算初試分數差得多都可以在這掰回來。早上筆試,翻譯一篇專業英語,是以前北大醫院一件負面新聞有關系,專業科考了10道問答題。下午腎內科因為今年上線人數多,單獨面試科研型和臨床型,好像是20多個人要4個,其他科室一起面。我在我考的那個專業好像是第三,但是第一360,第二350,差距大,一般都會要360以上的,我沒什么戲。

              于峰來面試的我們,到我進去時,要求一分鐘介紹自己,大家都說的中文,然后翻譯一篇外文文獻的標題,我到萬方去下了這方面的文獻看,以為可以爭點表現,結果只翻譯標題。他問我平時怎么學英語的,用英文說看過的美劇還有成都有什么好吃的,我很驚訝,頓了一會才回答,大家都說他苛刻,讓我們這些沒錄上的人輸得心服口服。第二天早上知道結果,被刷了,預料中,要了360的那個女生,下午三點調劑,我選的風濕,因為我選的腎內科是免疫方向,他們很相近,去年也面過風濕的臨床型,7個人要一個,到我時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了,專業課和本科科研這方面的問題都比較順利,但是競爭還是很激烈,湘雅和徐州的那兩個從腎內科刷下來的人也很厲害,第二天早上宣布結果,我錄了,心里并沒有特別開心,反而很淡定,我不想想那么多,或許潛意識害怕著什么。然后就是告訴親朋好友這個好消息,他們都為我高興。我算幸運的,因為第二輪被刷下來的人正在繼續第三輪調劑,他們又在忙碌,今年有一百多人進復試,要了三四十個,競爭很激烈。如果今年我沒上,我也不會自暴自棄,但是我不想再考研了,感覺苦澀,回成都當個小醫生,過我的小日子。

              1、心態。 我不是堅強的人,我感覺自己不在狀態就會回家,爸爸就是我的靠山,鼓勵我,沒有他的支持,我很難在這條孤獨的路上走下去,經濟上讓我不用擔心,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還有朋友無私的幫助和關心,都讓我覺得很溫暖,后來兩個月我幾乎和外界沒有聯系,一個人回家看書了,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就想不管我有多么大的壓力,我要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社會適應我,我沒有退路了。我就不信別人都考得上,為什么我不行。

              2、動機。 在成都找工作得研究生,我不得不考,但是我不想在這呆一輩子,讓我出去讀三年書也是一種改變。我選的北大醫院的腎內科科研型額,因為二戰,不敢再考臨床型,今年20多個人只要3個,二戰的朋友謹慎點吧。可能我這輩子就只有現在才能努力去讀一個我喜歡的專業,不管結果怎么樣,好好努力吧。

            兩次北醫考研經歷讓我成長相關推薦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