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閱讀理解要細水長流。閱讀理解,這是整張卷子比重最大的一項,40分,如果拿滿了,過線毫無壓力了。關鍵是這項也是很多人的軟肋,是失分嚴重的硬骨頭,因為它難度較高,單題分值2分也很高,很多同學感覺錯不起。不管你水平如何,閱讀必須抓住,它是重中之重,絕不能放棄的。
我覺得閱讀即使很差也可以趕上,提升的可能性和空間都很大,關鍵是要掌握方法,到現在做閱讀還是逐詞逐句看的同學要注意了,走岔路可能很辛苦還比別人晚到,抬頭看好路的時間不能省。閱讀關鍵的是要理解,不然它為什么叫閱讀理解呢?我一般會把文章第一段迅速地讀一遍,了解文章大概的意思和主題,接著把所有題目看一遍,題干要仔細看,讓選對的千萬別犯二選個錯的還在三個錯的中間猶豫好久,四個選項也要仔細看一下,這對接下來讀文章找準有效區域很有好處。接著就是依照題目去有效區域找答案,有效區域就是指每個題目對應的段落,有些題目需要前后聯系,但基本上還是有大致的范圍的。再說一遍千萬別逐詞逐句看,看第一題,通讀文章,選答案,看第二題,通讀文章,選答案,看第三題,通讀文章,選答案……你有再多時間都燒沒了。
確定文章主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最后一題考查主旨那種文章,一定不要剛接觸文章就先入為主認為它是怎樣的,命題人很可能在挖坑,留個心眼。
再有我覺得就是要培養語感,語言的學習中語感很重要,要能習慣英語的表達方式,就像平常說漢語,女朋友說“別理我!”,你怎么辦?不理了是吧?那活該你找不到女朋友,要熟悉英語那種感覺,知道大概的語言習慣,能理解一些基本的習語。
此外對歐美主要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文章里講美國風災或雪災,幾個州陷入癱瘓,你尋思怎么四套班子沒有動靜啊,怎么群眾情緒不穩定啊,這不科學啊,那你真理解不了這文章了……早期的復習,也就是暑假之前,可能時間確實還早,也可能氣氛不夠緊張,大家可以補充閱讀一些考研閱讀題源文章,比如The Economist、Time、Newsweek、Washington Post等,網上也可以下載到電子版,買也不必買太多,要以摸清選文類型、吃透出題理念為目標,精讀為主。
換個角度,我們看看閱讀會怎么錯,命題人會設置什么陷阱。完全看不懂,這個我沒法講,這樣的原因導致做題出錯真的需要提高能力了。比較常見的錯誤原因有:
張冠李戴。命題人在選項中把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移植到另一人身上,這很常見,只要細心一般不會中招。
主觀臆斷。這個要么不犯,犯了就很嚴重,很多同學看文章的時候受開頭影響,覺得文章應該就是怎樣怎樣的,之后就以此為指導去分析,不錯才怪,而且一旦初始的判斷或定位錯了,后面就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倒一片。
偷梁換柱。命題人把文中的一些概念加以混淆,面對這種題很多同學往往覺得兩個甚至三個選項都可以選,那么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回歸原文仔細辨別了。
無中生有。這種陷阱需要特別提防,因為無中生有有時候是很小幅度的,比如文中提到小明今天喝了水,選項里說小明喝了冰水,這一字之差很可能被忽略,一定要看清,這個字眼不摳不行。
強加因果。比如文章說小明毫無節操,題目問下面誰被評為文明中學生,你看見小明就立刻排除了,對嗎?你怎么知道因為毫無節操就不能評文明中學生了?作者寫了因為毫無節操就不能評文明中學生嗎?毫無節操還有可能評上的機會更大呢是吧,你懂的。
閱讀理解確實是很多考生復習途中的一塊短板,但是大家要明白,只有你突破這塊短板才有超越對手,出線的機會。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要細水長流
發布時間:2017-09-09
上一篇:2014考研:公共課選英語還是日語
下一篇:給研究生新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