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2014考研政治考點預測:道德修養

            發布時間:2017-12-05 編輯:1027
              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一)道德的本質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二)道德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認識功能和調節功能,其中調節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三)道德的社會作用
              道德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在: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階級斗爭的重要工具。
              (四)道德的歷史發展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先后經歷了五種基本社會形態,與此相適應,出現了道德發展的五種歷史類型,即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一)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二)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在對待傳統道德的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思潮。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后,就是因為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傳統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恢復中國“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的道德體系,并通過這種傳統道德的復興來衍生出現代的科學和民主,即所謂“返本開新”。另一種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認為中國傳統道德從整體上來說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價值和意義,不能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從整體上予以全盤否定。
              三、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利于增強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社會的道德進步。同時,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容易誘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現象,干擾社會主義的道德建設,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道德建設核心的問題,實質上是“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
              (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
              (2)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
              (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
              (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1.“八榮八恥”的內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2.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1)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
              (2)社會主義榮辱觀指明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方向。
              (3)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
              3.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1)以“八榮八恥”為座右銘,時時處處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自省自警、自珍自愛、知榮求善、知恥改過。
              (2)應當把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到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全過程,融會到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各個方面。(3)要把榮譽教育和恥感教育結合起來,在全社會形成褒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的鮮明導向和濃厚氛圍。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