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根據其公開程度可分為公開信息和半公開信息,公開信息是指通過各種渠道公開傳播的信息,包括國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專業目錄和招生簡章等。半公開信息通常不對外公布,但考生仍可通過特殊途徑了解,如專業的內容及重點,面試的內容及方式,導師對學生的偏好等等。下面我們以考研階段為序列出對考生的報考、復習和錄取有密切聯系的五類重要信息及不同的信息獲取方式。
考研信息的收集存在于準備考研的整個過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工作:
一、招生專業目錄
招生專業目錄是報考及全部復習計劃的依據,一般在每年8月底9月初由各招生單位公布,考生應及時與招生單位聯系購買招生目錄,或者在其網站上查閱,以最終確定自己的報考方向。
二、公共課的考試內容與題型
公共課如政治、外語、數學的考試知識點和要求在每年8月-9月份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在《考試大綱》中作出詳細規定。據透露,今年將會在9月12日公布。
三、專業課的考試內容與題型
專業課基本上沒有什么書面復習大綱,而它涉及到的參考書目可能會很多,這就增加了復習備考的難度,特別是跨校、跨專業的考生,掌握對專業課的要求將會事半功倍。
四、復試及導師情況
從明年開始,大部分專業復試將計入總成績,增加其在錄取中的砝碼,而復試難度的增加及其相對不確定的特點使得了解復試主要內容及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由于很少招生單位公布這方面情況,因此容易產生信息的不對稱,未掌握此信息者將會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當然如果能在備考過程或復試時與自己所報考的導師取得聯系,知悉導師對所招學生的偏好將是極為有利的,可以讓你的備考復試針對性更強。
五、錄取調劑信息
錄取調劑信息對分數很高或很低的考生來說無太大意義,但對那些分數剛剛上線,處于錄取邊緣的人來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如提前知道某個單位的調劑信息或擴招信息,可能會使你的錄取機會大大增加。
收集信息只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它是無法代替掌握知識本身的,因此我們建議在考研過程中,亦不能在這方面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一旦獲得所需信息即應投入學習中去。
六、考研調劑渠道
初試成績出來后,很多考生會面臨調劑的問題。調劑是考研過程中重要的一關,如果調劑成功,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調劑不成功,可能會錯失讀研的機會。考試過后,無論成績如何,建議考生要做好調劑的準備,有備無患。
初試成績符合復試調劑基本分數要求,但在原報考單位沒有復試資格的考生,可以申請調劑。調劑復試的具體要求均以初試結束后教育部發出的當年碩士研究生錄取工作通知的規定為準。在接收調劑生的過程中,研招辦主要負責接收考生的調劑申請并轉到相關學院,由學院進行考核,發出復試通知,復試合格的考生再由學院報送研招辦。如果考生知道學院或專業的空缺信息和聯系方式,也可以直接與學院聯系。接受調劑生時,各學校的具體標準因學校的具體情況而異。一般而言,因為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各學校的考題不同,所以要求考生必須具有國家規定的復試資格外,一般要求入學考試的統考科目中兩科與所調劑專業的考試科目完全相同,或兩科專業考試科目相同或相近。校內調劑一般是從一個專業調到另一個專業,如果符合上述條件也可能實現,但機率不是很大。
調劑有以下渠道:
1.網上渠道。考生需要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服務系統填寫報考調劑志愿。具體程序可查詢“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相關規定。
2.電話。可以直接打電話到想調劑的學校的研招辦獲得最新信息,最好聯系上該學院相關專業的導師,導師的肯定往往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3.其他渠道。可求助于本學校本專業的老師,讓老師為你推薦或介紹其他的學校或導師,通常他們會和外校的老師有一些聯系,調劑成功的關鍵一環是個人的主觀努力,一定要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