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2017考研心理學復習資料:人本主義心理學

            發布時間:2017-12-31 編輯:yangjie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馬斯洛創立,以羅杰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和其它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并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代表人物:馬斯洛、羅杰斯

              主要觀點:重視人格,認為人性本善,強調人各種需要的實現,以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思想的局限性主要體現為:

              1.理論體系不夠嚴謹,缺乏對基本觀點的明確目標和充分論證,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

              2.過分強調自我實現和自我選擇,認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然傾向,忽視社會環境和后天教育對人成長的影響和制約。

              3.人格問題研究方法有其積極意義,但作為一種方法論體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缺陷。排除整體分析和經驗描述,單純以自然科學的實驗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說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

              盡管人本主義心理學有其不足之處,但它探討了人的本性和價值,試圖提供心理學的證明,不僅擴大了心理學的領域,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并且加強了實證科學和規范科學的聯系,也促進了心理學向高級發展。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為我們開創了認識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問題與社會生活緊密相聯,提出引人深思的社會問題,雖然不夠盡善盡美,但這是積極的,對社會的個體,民族乃至人類整體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