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

            時間:2020-12-11 16:18:52 名人名言 我要投稿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

              1、師帥不賢,則主德不宣,恩澤不流。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

              2、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為名。

              3、事各順于名,名各順于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4、仁者所愛人類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5、大富則驕,大貧則憂。

              6、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

              7、善無小而不舉,惡無小而不去。

              8、能使萬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無敵于天下。

              9、父不父則子不子,君不君則臣不臣。

              10、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11、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

              12、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1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14、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15、百亂之源,皆出嫌疑。

              16、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17、圣人為天下興利也。

              18、匿病者不得良醫。

              19、至廉而威。

              20、欲審曲直,莫如引繩,欲審是非,莫如引名。

              21、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

              22、治亂興廢在于己。

              23、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24、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

              25、教化立而奸那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廢而好邪并出,刑罰不能勝者,其堤防壞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

              26、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

              27、事在勉強而矣,勉強求學則見聞廣而智力明,勉強修養,則德日起而大有功。

              28、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29、天人合一,君權神授。

              30、承天意以從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31、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32、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33、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發于身,不可掩也。

              34、眾少成多,積小致拒,故圣人莫不以掩致明,以微致顯。

              35、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相關文章:

            教育思想家孔子的經典名言01-15

            名人故事:董仲舒04-23

            古代哲學思想家孔子經典名言01-13

            漢代樂府中箏的運用10-31

            關于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名言01-13

            漢代樂舞俑的藝術特色論文10-03

            淺談漢代青銅文化的重人性11-10

            董仲舒《賢良三策》中的災異論及影響10-20

            試論漢代喪葬文化意識論文09-29

            淺析漢代古琴的歷史地位論文12-07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