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關于修身養性之至理名言

            發布時間:2017-03-25 編輯:實習

                引導語: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以下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關于修身養性之至理名言!

              1、寧靜可以致遠,淡泊可以明志——諸葛亮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

              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

              5、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孟子

              6、平靜如水,正直如繩。-------嚴遵

              7、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孔子

              8、生得貞心鐵石堅,肯將識見與時遷?--------鄭思肖

              9、世道別頹波,我心如砥柱。--------劉禹錫

              10、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1、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2、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4、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5、寶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

              16、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

              17、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18、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萬仞,無欲則剛。

              19、浮躁一分,到處便抬尤悔;因循二字,從來誤盡英雄。

              20、任人須知人,人須容人,人和事就;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為。

              21、安能盡如人意,要當無愧我心。

              23、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24、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

              25、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其殃。

              26、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忍人有所不能忍者;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7、觀天地生物氣象,學圣賢克己功夫。

              28、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大學》)

              29、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

              30、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大學》)

              31、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大學》)

              3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

              3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33、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

              34、君子諸已而后求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大學》)

              35、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大學》)

              36、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

              37、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中庸》)

              38、治國必先齊家。(《大學》)

              39、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40、大成若卻,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41、心以靜為貴,欲以寡為貴,思以敏為貴,學以勤為貴,友以誠為貴,情以摯為貴,窮以志為貴,富以仁為貴,話以少為貴,喜以度為貴,怒以忍為貴,體以健為貴!

              42、長知足,心安然;甘淡泊,樂無邊;為人喜,解人難;忘憂喜,嚴律己;莫煩惱,忍為先;識時務,永向前!

              43、無貪欲,心胸寬;廣交友,德為先;抑憤怒,能方圓;煩惱事,拋云端;和鄰里,解人難;家和睦,心里甜!

                 44、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45、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6、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47、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48、得意之時處之以淡,失意之時處之以忍,是非之地審之于己,毀譽之事由之于人,責己路寬,能忍自安!

              49、人生疾病,外因易防,七情六欲,內賊難當,憤怒煩惱,抑郁悲哀,神明內疚,皆是百病之階,養性修身,隨遇而安,無往不樂!

              50、節欲戒怒是保身之法,運動節食是強身之法,隨便自然是省心之法,修身養性是處世之法,收斂安靜是治家之法,艱苦勤奮是立業之法!

              51、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端正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處事以安祥泰然為第一,做人以誠實守信為第一;健身以尊重科學為第一!

              52、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失敗是自大,最大的無知是自欺,最大的悲哀是自棄,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欣慰是奉獻,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