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實在人故事(通用8則)
所謂職場的意思,從子面上、狹意上來講,就是工作的場所;從廣意上來講,與工作相關的環境、場所、人和事,下面是職場實在人故事,歡迎參考!
職場實在人故事 1
出身農家的小貴26歲前也是在地里刨食的農民,26歲時,經人介紹來到城里,在一家空車配貨公司(現在叫物流)當司機。老板姓劉,精明練達,在用人上遵循“品德第一、操守至上”這一規則。在他辦公室的墻上,就掛著寫有這8個字的卷軸。
小貴的月薪是1000元,這在當時已經很高了。小貴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時,猶豫了半天才敲開老板的辦公室,紅著臉說財務上怕是算錯了吧,我一個月總共才出了10趟車,就給這么多錢。在農村老家,他眼見別人出外打工,每月也就七八百元那樣,于是堅決要求退回去200元。
劉老板一聲不響地盯著小貴看,終于坐在桌后會心地笑了。他堅信自己當初極力辭退親戚、換上小貴的做法沒錯。這是一個靠得住、心眼兒實誠的后生。見多識廣的劉老板眼光獨到而自信。
有了這件小事,劉老板沒多久便放手讓他跑單幫。那年臨近春節,劉老板派他往湖南配送一批毛毯,再往回拉一批小電器。走時給他1000元盤纏,反復叮囑:“干咱們這行很苦,要吃好住好,別虧著自個兒。”小貴撓撓頭,說用不了這么多的,老板說用得著,窮家富路嘛。
小貴在湖南卸貨裝貨,辦完繁瑣的貨訖手續準備往回趕。一位和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零售商找到小貴,請他幫一個朋友的忙,順路把18件瓷器捎運到哈爾濱,條件是給小貴540元“勞心費”。小貴說幫忙可以,勞心費就不要了。零售商說那哪行。按說,這批貨屬額外,事先沒有合同約定,只要小貴活動一下心思,540元就能輕松裝入自己腰包,只要他不往外說,別人是難以知道的。這是小貴遇到的最困難的兩難選擇,欲望和忠誠是擺在他眼前的.十字路口。錢,他需要,可這筆錢他能拿嗎?
回來后,小貴主動把540元額外收入,外加一路上省吃儉用剩下的476元一并交到財務上,并向老板說明原委,老板感動不已。小貴這時才如釋重負,總算卸下沉甸甸的心靈負擔。他對老板是這么解釋的:“老板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能省就省點兒,再說老板待我不薄,我怎么能坑人家呀。”從這月起,小貴的工資升到2000元一個月,公司的一部分業務也全權委托小貴打理,老板對他是一百個放心。
8年后,迫于同行增多的競爭,公司的訂單大大縮水,公司經營收益一度入不敷出。小貴體諒老板的難處,主動要求辭職。老板不同意,拉著他的手說:“你是我的好兄弟,別人走,你不能走,往后有我鍋里的,就有你碗里的。”一年多來,生意異常清淡,小貴無所事事,照例一分不少拿工資,這讓他極為過意不去,多次提出辭職。每逢這時,老板總是好言相勸。
后來,老板瞄準市場動向,果斷投資200多萬元上馬一條生產線,干起東北前景看好的彩鋼瓦生意。小貴被老總委任為企業辦公室主任兼庫房管理員。小貴懷著一顆“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恩心,盡職盡責地為老總當好參謀助手。幾年來,經他手出庫的貨物價值900多萬元,沒有出現丁點兒差錯。
5年后,小貴升職企業的副總經理,專職負責銷售,年薪也達到12萬,這在那個經濟欠發達的偏僻小城,已屬高薪。年底,老總出資為小貴在市里一黃金地段買了一套78平方米的商品房,孩子也托人安排到市重點小學就讀。
有多少人一生努力追尋未果的目標,而小貴達到了,以至于有很多人羨慕、慨嘆小貴有福氣,遇見一個這么負責的貴人。可人們想過沒有,首先是小貴替別人負責,別人才能給予他高額回報。生活其實就這么簡單而又功利。
職場實在人故事 2
王師傅的藍色工裝袖口總磨得發亮,他在汽修車間待了三十年,手里的扳手比兒子的.年齡還大。新來的實習生小李嫌他 “老古董”—— 換機油非要等發動機完全冷卻,擰螺絲必須按對角順序,連抹布都要疊成方塊再用。
有次接了個急單,車主催著要取車。小李偷偷加快了換油速度,王師傅發現后沒罵他,只是重新把油放干凈,邊操作邊說:“機油熱脹冷縮,現在加進去看著滿,明天就缺了。” 那天他們加班到深夜,車主取車時塞來兩包煙,王師傅擺擺手:“修好車是本分,額外的咱不收。”
后來那輛車在高速上出了小故障,拆開一看,正是小李沒按規矩擰的螺絲松了。王師傅帶著小李去搶修,回來的路上小李紅著眼說:“師傅,我懂了,實在不是慢,是對得起手里的活兒。” 現在小李的工具箱里,也放著塊疊得方方正正的抹布。
職場實在人故事 3
張姐管采購時,辦公室的打印機總比別處多打一份報價單。新來的經理覺得沒必要,她卻說:“白紙黑字留底,誰也別想渾水摸魚。” 有次供應商偷偷塞給她一個信封,被她當場扔進垃圾桶:“你這價格比市場價高三個點,把心思放在正地方比啥都強。”
年底盤點時,倉庫管理員發現少了一批辦公用品。張姐翻出三個月的采購單和簽收記錄,一筆筆核對,最后在報廢清單里找到 —— 原來是被實習生誤當成垃圾扔了。她沒怪誰,只是默默補了領貨手續,在備注欄寫:“已找回,下次發放需雙人簽字。”
有人說她太較真,不懂變通。可年底評選 “廉潔標兵” 時,全公司都給她投了票。張姐領獎時說:“采購的不是東西,是大家的.信任。我多走一步,別人就少一分疑。” 現在她的辦公桌上,那疊厚厚的報價單還在,每張都蓋著 “核對無誤” 的紅章。
職場實在人故事 4
玲玲在電商客服臺坐了五年,別人用快捷回復模板時,她總在對話框里敲著長長的句子。有次遇到個老太太,說買的`血壓儀不會用,玲玲對著說明書,一步步教她裝電池、調模式,足足聊了四十分鐘。同事勸她:“直接讓售后打電話多省事。” 她卻說:“老人看不清屏幕,打字慢,我多等會兒咋了。”
有個客戶因物流延遲怒氣沖沖,連說帶罵發了二十多條消息。玲玲沒拉黑也沒敷衍,逐條解釋原因,還自掏腰包買了份小禮物道歉。客戶最后發來句:“其實我就是氣頭上,你這態度,我服。”
月底績效考核,玲玲的回復速度排名倒數,可客戶滿意度卻是第一。領導在會上說:“快捷回復能省時間,但真心換真心,才是咱客服的根。” 現在客服部多了個 “玲玲話術本”,里面記著她總結的 “對老人要像哄長輩,對急脾氣要先遞臺階”,新來的同事都照著學。
職場實在人故事 5
陳叔的盒飯攤擺在工地對面,十二塊錢一份,兩葷兩素管飽。別的攤主總往菜里多擱醬油少放肉,他卻每天天不亮就去市場挑新鮮菜,說:“工人師傅干的`是力氣活,得吃實在的。”
有次暴雨沖垮了臨時帳篷,幾個工人沒地方吃飯。陳叔把他們拉到自己的小貨車里,免費給他們盛飯,還燒了姜茶驅寒。有人說他傻,他嘿嘿笑:“誰還沒個難的時候,我這飯熱乎,人心也得熱乎。”
年底工地結賬,有個工人欠了他半個月飯錢,留下件舊大衣當抵押。開春時那工人特意回來還錢,說:“陳叔,你這飯里有家里的味兒,我不能欠。” 現在陳叔的攤位前總排著長隊,有人不光來買飯,還特意多放兩塊錢,說:“給實在人加點菜。”
職場實在人故事 6
老周做平面設計時,總比別人多交兩版方案。客戶說 “差不多就行”,他卻盯著配色表較勁:“這個藍色飽和度太高,看久了累眼睛。” 有次為了改個 LOGO 的弧度,他熬了三個通宵,同事說:“客戶都點頭了,你何必呢?” 他指著屏幕:“我簽了名的設計,就得對得起這名字。”
有個合作方想讓他在設計里偷偷加個違規宣傳語,被他當場拒絕:“這不合規定,出了事我擔不起,你也擔不起。” 后來對方換了家公司做,果然被工商查了。合作方再來找他時,老周還是那句話:“按規矩來,啥都好說。”
現在老周的.設計稿上,總貼著張小紙條,寫著 “三查:查合規、查細節、查初心”。有人說他不懂賺錢,可來找他做設計的客戶,都是沖著那句 “交給老周,放心”。
職場實在人故事 7
劉會計算賬時,計算器旁總放著本舊賬本。別人用財務軟件自動對賬,他非要再手動算一遍。有次發現報表上差了三塊二,全部門的人都覺得沒必要找,他卻翻了三天憑證,最后在一張打車票上找到 —— 原來是司機多找了錢,報銷時沒扣除。
新來的實習生做工資表時,把加班費算錯了。劉會計發現后,不僅改過來,還拉著實習生重新學《勞動法》:“咱算的不是數字,是人家的血汗錢,一分都不能差。”
年底發年終獎,有個離職員工的賬戶注銷了。劉會計打了十幾個電話才聯系上對方,把錢轉到新賬戶后,特意發了條短信:“查收一下,這是你應得的.。” 對方回了句:“都過去半年了,你還記著,太實在了。”
現在財務部的墻上,掛著劉會計寫的 “賬清才能心安”,每個字都透著股認真勁兒。
職場實在人故事 8
小馬跑市場時,總愛說 “大實話”。客戶問產品能不能治百病,他掏出檢測報告:“這只能緩解疲勞,夸大的話我不說。” 有次競爭對手在旁邊煽風點火,說他們的價格高,小馬沒急著反駁,只是拿出成本明細:“我們用的是進口原料,貴三塊,但效果好三成。”
有個經銷商想壓價,說 “你給我讓兩個點,我多進一倍貨”。小馬搖搖頭:“價格是公司定的',我不能私自改。但我能幫你申請免費培訓,教你怎么賣得更好。” 后來那個經銷商成了他們的大客戶,說:“就沖小馬這實誠,我信他。”
別人說他不會搞關系,可他負責的區域,客戶流失率總是最低的。年底總結會上,小馬說:“市場再變,實在不能變。客戶買的不光是產品,還有放心。” 現在他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客戶的真實需求,卻沒一句虛頭巴腦的客套話。
【職場實在人故事】相關文章:
職場新鮮人另類的職場故事08-20
職場故事:追夢人10-01
職場前輩對新人的四點忠告!真的很實在08-23
對雷人求職法說不的職場故事10-02
“網絡之王”美譽的年輕人職場故事09-10
做一個幸福的職場人故事10-10
關于主持人練成法的職場故事09-27
求職故事:實實在在就是機遇09-21
【求職故事】實實在在就是機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