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富翁不是誰都可以做的(2)
第二節:意識的培養與提煉
一、自我意識的形成
人從一出生就有里識別外界客觀事物的能力,每個人出生所形成的意識是從環境當中來,從父母的教育中,從學校以及團體社群的教育中逐步的增加起來的,那么著重要講的就是環境當中培養的后天意識,也就是我們大家說的學習和運用。
激勵篇
首先,一個人要形成能夠自我主導自我的意識,需要培養自己五個地方:獨立能力、判斷能力、學習能力、轉化能力、適應能力,每個人都是可以的,這一點每個人需要自信,大家跟我說:相信自己,我行,我能行!
再跟我說:我是天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然后跟我說:“別以為你有錢就了不起,我將來比你更有錢!”
一、聆聽,所有人都知道“聽”是用耳朵聽,其實不然,我們用視覺傾聽大自然,我們用觸覺去感知聆聽這個世界的每一分秒的進步與發展。那么你是否注意了周圍的世界,是否感知了這個世界?我想你們一定會說:“我有啊”,我會批評你們,你能夠回答你完全了解你周圍的事物了嗎?或是簡單點問你是否對一個事物完全了解了嗎?我想另一個答案你們會說不是!
那么我就在這里激勵你們。來聽聽一個盲人是怎么成為程序員的,而且還是一個團隊形式,并建設了網站,讓你們從他身上找到一點自尊和獨立自強的心!你們準備好了嗎?
盲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一個雙目失明的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在電腦上聊天、看書、炒股嗎?一般人的答案是:不可能。然而,開發了永德讀屏軟件、今年當選為“第三屆廣州市杰出殘疾員工”的王永德卻把這變成了可能。
用市殘聯的話來說,是他,用電腦為盲人們配上了一雙眼睛。
盲人也可上網聊天炒股
在全國助殘日前,記者采訪了王永德。坐在裝有永德讀屏軟件的電腦前,王永德向記者演示了盲人如何使用電腦。打開機后,他移動光標,所到之處,都會有個聲音告訴你這是:“我的電腦、我的文檔……”他從桌面找到IE瀏覽器,按回車鍵進去,它自動撥號,撥號的過程也有語音提示,上網之后就按切換鍵,按回車就可以把網頁打開,打開一個一個的鏈接,如果還有下一層你還可以進一步打開,內容出現的時候你可以按朗讀鍵:小鍵盤的減號,或者將網頁上的內容復制到剪貼板,然后按全文朗讀鍵,整個就可以聽。
王永德對記者說:“靠著這個軟件,盲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樣使用IE瀏覽器、郵件箱,還可以聊天、看書、炒股等,如果你不說,,人還不知道你是個盲人。”
花近一年時間學習操作
7歲那年,王永德因為患了“視神經萎縮”走進了沒有光明的世界,從此收音機成了他的課堂。
1997年4月,王永德借錢買了一臺8000多元的電腦。然而,電腦搬回家后,他發現盲人用電腦比他想像的難上了幾十倍。首先,電腦顯示屏對他來說根本沒用,通過鍵盤鍵入的東西,自己也不知道對不對。他一度覺得,電腦買回家,只能是一個擺設。后來,他弄來了一個當時惟一能供盲人使用的在DOS環境下的盲用文字處理軟件,但這個軟件只有將資料轉換為文本文件后,才能用文字處理軟件把它讀出來的,效率極低、而且使用起來非常不便。
借著這個笨拙的軟件,王永德開始學習電腦,從先熟悉鍵盤到簡單操作,他整整花了近1年的時間。
每天在電腦前呆12個小時
1997年起,王永德開始進行盲人讀屏軟件的開發工作,因為不能直接使用一些編程軟件,王永德每次都要把DOS命令的執行結果輸入到文件中,再通過文件把結果讀出來,以此來開發軟件。有時一個人在操作時,突然一下電腦沒有聲音了,等上半天沒有反應,就只有重新開機,前面好不容易才做完的一些工作又要重來,這種返工的事,幾乎每天都會上演數次或數十次。
王永德每天要在電腦前呆12個小時,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學習了Foxpro和VC等編程語言。并于1999年末,獨立成功開發了國內第一套盲用幕朗讀程序——“永德讀屏軟件”并于2000年2月1日,王永德盲用讀屏軟件獲得專利。
賣掉家當定居廣州
2000年,一名香港盲人朋友邀請他到廣州玩。王永德發現南方信息比較發達,比較適合他發展。經過深思熟慮后,他作出了一個讓家人吃驚的決定——去廣州發展。
王永德對記者說:“當時我變賣了房子和所有家當,離開生活了37年的齊齊哈爾,在廣州按揭貸款買房定居。那時候我很害怕,家人都要我來養,一旦我的收入不夠還銀行貸款,我的一家就要陷入困境。但我還是渴望越來越多的盲人能使用我的軟件,于是我下定決心到廣州發展。”為了讓已經在學習電腦的盲人有一個更廣闊的交流空間,王永德還專門開辦了一個“永德盲人網”。目前,“永德盲人網”月點擊率達到幾十萬。
人物對話
不能只為了賺錢去學東西
記者:為什么想開發盲用軟件?
王永德:最開始我只是想縮短和明眼人的差距。我7歲就失明了,很希望能夠通過電腦跟明眼人交流。每一個盲人都非常希望能正常地交流。
記者:你覺得你的成功得益于哪方面?
王永德:我是一個盲人,很多時候我的需要就是其他盲人的需要。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打字過程中,比如你連續打了三個字母,它只讀了前面一個,你打的時候語音系統第一個字母沒有讀完,下一個字就沒發聲,盲人就不知道后面有沒有輸進去。明眼人就不了解這個情況。只有親自操作才能知道它的重要性,就是手按下去必須有反應,必須靈敏,按鍵按下去馬上要讀,哪怕沒讀完,按下一個鍵它可以中斷讀下一個,就這個簡單的道理明眼人不知道。
人們常說盲人和明眼人有距離,我覺得現在說來對盲人幫助最大、最能縮小距離的就是電腦。
記者:在全程的采訪中,我發現你的心態非常自信和平靜。你的成功是否得益于你的性格呢?
王永德:我回顧我的三份工作時,發現人生的很多環節是一環扣一環,第一步走好了,第二步也會順利。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按摩師。當按摩師時,我鍛煉了身體,還積累購買電腦的其中一部分錢。第二份工作是英語教師,它提高了我英語的聽說能力,為我軟件設計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人不要抱著賺錢的心理去學東西,抱有這種心態的人,往往會陷進患得患失的現實中。人的最佳狀態是跟著興趣走,然后堅持再堅持,等你的興趣變成了專長,錢也會跟著來的。學東西必須毅力和興趣都得具備,你總得保有濃厚的求知欲,總想把它搞透,這個勁兒不能減,一減就想歇會兒。我的目標性很強,一旦認準了方面,就去努力。
他人評價
市殘聯:他為盲人配上了“眼睛”
第三屆廣州市杰出殘疾員工評選,王永德成功獲選。在殘疾員工評選中,有三個評選條件,其中一條是自強不息、立足本職;另一條是熱心參與社會服務,在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方面有積極貢獻。王永德符合評選條件,他年少失明多年勤學不輟,成功開發了國內第一套盲用屏幕朗讀程序——“永德讀屏軟件”,用電腦為盲人們配上了一雙眼睛,幫助盲人真正融入健全人的社會。
王永德的助手王華:他比明眼人更有毅力
我當王老師的助手將近3年。王老師為人很穩重,目標性很強。他不會因為一般的事情影響自己的心情。即使他在軟件方面遇到很大的阻力,他也不會放棄。有時,他遇到電腦死機等問題,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在這方面,我覺得他比明眼人更有毅力和執著。他對將來的每一步生活都設想得很好,因此他總能忽略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艱辛。
王老師很重視家庭,他妻子的精神不太好,他就請了一個保姆來照顧她的起居。有空的時候,王老師就跟家人一起,跟小孩交流學電腦的心得。
盲人吳先生:上網聊天使我的心情不再黑
昨晚,記者在永德盲人網的聊天室采訪了一名正在使用王永德盲用軟件的盲人吳先生。他對記者說,從2001年開始他就開始從事炒股,經過一番摸索,吳先生成了股評專家。后來,他發現其它的股民都在網上研究股票走勢,知道的信息比他要多。于是,吳先生就買回電腦并安裝了永德讀屏軟件。利用這套軟件,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樣上網。吳先生對記者說:“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現在卻可以上網,跟明眼人、盲人聊天,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起碼心情不那么黑了。”
【富翁不是誰都可以做的2】相關文章:
職場新人2種“花兒”做不得11-20
何謂“富翁型”職業生涯12-01
可以為我做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嗎?02-21
怎樣城為百萬富翁11-21
30歲前變富翁的秘訣11-19
職場人:找準定位誰都能成功11-16
2萬元買回自己的商標做老板11-11
“富翁型”職業生涯規劃02-21
永不停歇的創業:從農婦到富翁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