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風冷雨描繪了秋天的蕭瑟,紅葉總會添上一點熱情;當冷月寒露制造著寒冷,愿我的問候能給你溫暖;朋友,天冷莫忘添衣裳,祝你健康平安!一起來欣賞一下猴年春節手抄報圖片花邊吧。
春節習俗
貼門神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猴年春節手抄報圖片花邊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猴年春節手抄報圖片花邊
春節寄語
當舊年離去的時候,同時離去的也是所有的不快;當迎來新春的時候,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希望。祝你新年快樂。
新年到了,事兒多了吧?招待客人別累著,狼吞虎咽別撐著,啤的白的別摻著,孩子別忘照顧著,最后我的惦念常帶著。
春聯飄飄,煙火裊裊,鞭炮飛舞身旁繞,滿堂熱鬧,吉祥圍你轉,如意跟你跑,腰包鼓鼓,煩惱少少,彩票期期中,快樂天天笑,春節快樂!
猴兒歡聲叫,臘梅開懷笑。白雪迎春到,幸福身旁繞。猴年樂淘陶,祝福不能少。陽光暖暖照,心情無限好。事業步步高,容顏永嬌俏。幸福指數高。猴年快樂!
猴年春節手抄報圖片花邊
禮花綻放著幸福的花朵,炮竹唱響著猴年的歡歌,燭光搖曳著吉祥的火苗,美酒散發著醉人的味道,銀猴叩響著吉利的大門。猴年到了,愿朋友開門大吉納“猴”財!
紅梅綻放迎猴年,喜慶吉祥福滿園。紅紅火火喜樂揚,熱熱鬧鬧度春年。千家萬戶笑聲揚,祝福傳送喜樂添。鞭炮鑼鼓齊鳴響,祝你發財喜洋洋!
猴兒歡聲叫,叫得快樂來報到;猴兒開懷叫,叫得霉運全跑掉;猴兒昂首叫,叫得心花開放了;猴兒幸福叫,叫得吉星也高照。猴年到了,愿你的生活快樂逍遙。
綻開幸福的笑臉,伸出溫暖的雙手,說出真誠地祝愿:猴年到了,祝你事業揚帆起航,一帆風順;身體健健康康,無病無痛;生活幸福美滿,如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