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語文手抄報資料參考

            時間:2022-06-20 12:16:33 語文手抄報 我要投稿

            語文手抄報資料參考

              一、字謎

            語文手抄報資料參考

              ①2110。 ②4個人搬個木頭。

              ③一人。 ④一人在內。

              ⑤一口咬住多半截。 ⑥一人挑兩小人。

              ⑦一人腰上掛把弓。 ⑧皇帝的新裝新衣。

              ⑨七十二小時。 ⑩一大二小。

              (謎底: ①言;②杰;③大;④肉;⑤名;⑥夾;⑦夷;⑧襲;⑨晶;⑩奈。)

              二、歇后語

              1、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2、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3、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4、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5、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6、老九的兄弟——老實。(老十)

              7、磕瓜子磕出臭蟲——什么人都有。(什么仁都有)

              8、鹽店里談天——閑得沒事做。(咸得沒事做)

              9、張天師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三、笑話

              (一)

              一次,乾隆的權臣和珅與編修紀曉嵐在花園飲酒,突然有只狗從旁邊跑過。和珅故意問:“是狼(侍郎)是狗?”當時紀曉嵐官居侍郎,和珅官居尚書。紀曉嵐隨口回答道:“垂尾是狼,上豎(尚書)是狗。”

              (二)

              一山東籍教師上語文課,朗讀一首陸游的《臥春》詞,要求學生聽寫出來。一學生聽寫如下:

              《臥春》 《我蠢》

              暗梅幽聞花, | 俺沒有文化

              臥枝傷恨底, | 我智商很低,

              遙聞臥似水, | 要問我是誰,

              易透達春綠。 | 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 | 俺是驢,

              岸似透綠, | 俺是頭驢,

              岸似透黛綠。 | 俺是頭呆驢。

              四、諧音古詩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絲”與“思”)

              劉禹錫《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與“情”)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里有:“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圍棋”與“違期”)

              五、諧音對聯

              上聯:身居寶塔/眼望孔明/怨江圍實難旅步

              下聯:鳥處籠中/心思槽巢/恨關羽不得張飛 ——內江三元塔楹聯

              [孔明-諸葛亮;江圍-姜維;旅步-呂布;槽巢-曹操;關羽;張飛]

              上聯: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

              下聯:百管爭鳴,笛清難比蕭和

              [櫓速-魯肅;帆快-攀噲;笛清-狄青;蕭和-蕭何]

              六、藏頭詩

              藏頭詩,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一種,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首聯與中二聯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點破題意,直到結聯才點出主題;二是將詩頭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將所說之事分藏于詩句之首。現在常見的是第三種,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作者的某種特有的思想。

              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有一段“吳用智賺玉麒麟”的故事。當時吳用扮成一個算命先生,悄悄來到盧俊義莊上,利用盧俊義正為躲避“血光之災”的惶恐心里,口占四句卦歌,并讓他端書在家宅的墻壁上。這四句卦歌是:

              蘆花叢中一扁舟,

              俊杰俄從此地游,

              義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難逃可無憂。

              吳用在這四句卦歌里,巧妙地把“盧俊義反”四個字暗藏于四句之首,而一心躲避“血光之災”的盧俊義哪里有心細察這其中的隱秘呢。果然,這四句詩寫出后,被官府拿到了證據,大興問罪之師,到處捉拿盧俊義,終于把他逼上梁山。

              七、漢字的演變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草書

              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最早的漢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筆道很細,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畫的畫。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筆畫比較粗壯,大小也比較勻稱。

              戰國文字:在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國被劃分為七個諸侯國。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對漢字也進行了統一。從此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統一的基礎,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秦代的統一文字:小篆,使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得到定型,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

              監獄里造出的漢字: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

            【語文手抄報資料參考】相關文章:

            有關語文的手抄報資料參考06-20

            數學手抄報的資料參考06-23

            英語手抄報資料參考06-20

            有關數學手抄報的資料參考06-20

            語文手抄報資料06-21

            語文手抄報的資料06-18

            元旦手抄報資料參考06-20

            Rush英語手抄報參考資料07-08

            精選元旦手抄報資料參考06-20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