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地最低工資分析
最近,貴州、江西、浙江等地紛紛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截至目前,2015年全國至少已有23個地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上海、深圳兩地最低工資水平超過2000元大關,領跑全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省份最低工資標準的增幅正在降低,2011年至2014年上調幅度分別為22%、20%、17%、14%,今年的調幅則普遍在10%左右。
分析認為,最低工資漲幅的收窄,源于當前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表示,如果提高得過快過多,就會給經濟發展造成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在我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情況下,還會影響就業狀況。
滬深“含金量”最高
貴州、江西近日宣布從10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其中,貴州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為160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17元;江西一類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為153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5.3元/小時。
此前,貴州最近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在2014年7月。其中,三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為1000元/月,這次調整后,增加到1400元/月,增幅達到40%。
此外,浙江也宣布將于11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1860元、1660元、1530元、1380元四檔,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調整為17元、15.2元、13.8元、12.5元四檔。
隨著上述三個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15年以來,全國已有湖南、海南、西藏、廣西、天津、深圳、山東、陜西、北京、上海、廣東、甘肅、山西、四川、內蒙古、云南、福建、河南、新疆、湖北、貴州、江西、浙江等23個省市自治區先后宣布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調整之后,深圳、上海兩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030元、2020元,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大關。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依然是北京,達到18.7元。
從最低工資標準的“含金量”來看,上海、北京均明確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因此,這兩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含金量”更高。
根據規定,五險一金是否包括在最低工資內,是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從各地公布的'情況來看,除北京、上海外,其他省份均將五險一金包含在最低工資內。
據國家人社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19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除了上述23個地區,安徽和江蘇等地都表示2015年將適時適度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今年還剩下3個多月時間,預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還會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三省的最低工資標準均已兩年多未調整。黑龍江目前執行的仍然是2012年12月1日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最高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160元。
遼寧、吉林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均在2013年7月1日,最高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300元、1320元。而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4年頒布的《最低工資規定》,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要調整一次。
此次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后,很多低收入者將因此受益。有數據顯示,受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影響的勞動者約占從業人員的20%。
比如,深圳2015年新的最低工資標準為2030元/月,而2014年該市高中中專學歷者低位工資為1931元,初中及以上學歷工資為1833元,而初級技能工資為1964元,意味著這些就業者的工資今年都將上漲,漲幅每月在66-197元不等。
就行業而言,制造業、商業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以及簡單體力勞動人員將成為受益者。此前,在深圳制造業中,有7個行業的低位工資低于2030元。其中,最低的有木材加工和革制品業為1855元,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為1897元。
而在商業服務業,低位工資低于2030元有十多個工種,包括營業人員、推銷展銷人員、餐廳服務員、物管服務人員等。最低的工種有環衛工人、餐飲服務人員,分別為1808元及1810元。此外,簡單體力勞動人員工資也將上漲,其去年低位工資為18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