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劃算嗎
一次性補繳15年社保,到底劃算不劃算?閨蜜日前就面臨這樣的疑惑。
前幾天,閨蜜接到遠在農村的父母打來的電話,說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的政策又下來了,這次是一次性補繳近9萬元,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可以每個月領1100元左右的養老金。隨著時間推移,每個月的養老金還會增長。聽得出,媽媽很想買這個保險。
爸媽現在都60歲上下了,都是農村戶口,除了基本的農村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的,每人每月可以領60元),沒有任何保障。雖然姐妹兩個逢年過節都給他們一些錢,生日也少不了禮金(加起來差不多每年1萬),但兩個女兒都離得遠,他們心底總是覺得沒有保障。上次有這種政策的時候,村里一些有錢的鄰居,一次性交了三萬塊,剛開始每月領500多,現在已經漲到1700多了。爸媽他們現在覺得很是劃算。這次又有了這個政策,他們很想能趕上這班車。
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劃算,我覺得還是自己算一算。
按照客戶投資報酬率5%,養老金投資報酬率5%,客戶明年就能領取養老金了,來對比,到客戶68歲的時候,即可還本。68歲之后資金則在飛速增長,投資與買養老金保險,各自能留下多少錢呢?假設客戶活到85歲。
1、投資:近二十來萬 2、買養老:六十多萬
建議:
客戶如果身體非常的健康,至少能活到68歲以上的話,那么肯定要買養老保險金,至于買多少根據客戶實際情況而定。客戶身體不是很健康的話,前期配置了不少保險,也能保障人生,那還算好。
如果客戶走到晚年保險已經無法充分來保障客戶,甚至快過了投保年齡的話,閑置的'資金,優先推薦在銀行買理財產品,獲得穩健收益的同時,繼續觀望。
有必要提示上述案例中假設的養老金增長率5%,被認為是很難達到,2014年因有一輪股票牛市才能達到預期高收益。養老金投資報酬率正常情況之下是與定存利率差不多,客戶買養老保險肯定比不上投資的回報高,但投資有風險。
買養老保險會更加符合國情,更讓客戶安心,長期生涯數據是供參考的,實際問題上要更多的去關注客戶的心理想要怎樣,短期長期目標,家庭情況等綜合方面來考慮是否適合配置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