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準假期間的工資怎么算?
1、關于保胎假的醫療期間:
保胎假的醫療期間應比照疾病的醫療期間進行處理,按照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單位應根據醫院證明,結合該規定進行準假期間的確定。
2、關于病假期間工資:
按照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五十九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可知,
“保胎假”作為一種病假,期間的工資應按照單位的規章制度進行確定,但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工資計算方式為:病假日工資=最低工資標準×80%÷21.75天(月計薪天數)
相關閱讀: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方法
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1)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
是指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之規定。員工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依法享受帶薪休假,即在法定節假日中,即使員工不上班,企業也應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樣,正常支付其日工資。
(2)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是指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即企業如在法定節假日,如五一節,安排員工加班的,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加班工資為不低于其日工資的300%.即其加班工資≥日工資*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資。
綜上,按標準工時制的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付工資為: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應付法定節日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按通俗的說法,即不低于“四倍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