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38萬企業退休人員注意! 本月養老金能多領千元
為便于退休人員詳細了解增資情況,補發的養老金將在存折上分行打印,第一行為調整后的養老金,第二行為補發金額。下面小編為你詳細的介紹相關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記者從濟南市社會保險事業局了解到,根據省、市2016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文件要求,濟南市養老金調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本次調待執行起始時間為2016年1月1日,調增及補發的養老金已隨本月(即2016年9月)養老金發放到位。
記者了解到,這輪調整是連續第12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惠及濟南市企業退(職)休人員38萬余人。按照相關規定,凡在2015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均在本次調整范圍中。
具體來看,本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
(一)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70元。
(二)掛鉤調整。按以下兩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
1、按2015年12月份本人月基本養老金的1.8%計算增加。
2、企業退休人員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具體見下表)。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但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增加的年限。繳費年限中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例:某職工2015年11月退休,繳費年限為30年,2015年12月起領取養老待遇,養老金為每月3000元。
本次調整:70+3000×1.8%+63=187(元)
自2016年1月起該職工養老金調整為3187元。本月開始按調整后的養老金發放。月底前,將收到補發2016年1-8月養老金1496元。
(三)適當傾斜。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高齡人員和企業退休軍轉干部人員再給予適當傾斜調整。
高齡人員:2015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以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確定的出生年月計算,下同)、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和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提高20元、40元和80元。其中,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不含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再分別提高270元、170元和320元,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提高50元、40元和80元。
符合本次調整范圍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每人每月再提高35元。
除了上述調整標準,本次養老金調整中還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第一,按相關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另行制定。第二,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系指按魯政辦發【2011】64號等文件規定辦理一次性補繳參保手續的人員,以及按魯人社發【2015】29號等文件規定以個人身份補繳、補繳前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沒有可以認定的視同繳費年限、補繳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第三,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一律計算到元,不足1元的按1元增加。
社保局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記者,為便于退休人員詳細了解增資情況,補發的養老金將在存折上分行打印,第一行為調整后的`養老金,第二行為補發金額。凡是符合本次調整標準的廣大退休人員,這個月領取養老金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存折上的變化哦。
相關新聞:
公積金填補養老金?拉倒吧
日前,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運行規模越來越大,接近3.6萬億元。
面對養老金收不抵支越來越嚴重的事實,有人提出,可以用住房公積金來填補養老金,“可研究將公積金單位繳納的部分拿來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提建議者顯然也意識到這么做不合法,因此提出,“個人繳納的部分肯定是個人財產,不能動”,所以他針對單位繳存的部分,并建議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使之合法。
對這一建議,網友被驚嚇到了。“我的媽,好嚇人,我要去取公積金壓壓驚了!”“連公積金都虧了,那不但沒法養老,連房子都沒得住了,到底誰出的這個餿主意!”
這樣的“修法”建議,在內行人看來是不懂法。單位繳存的部分,其實也是個人收入,只不過暫存公積金里。如果要動住房公積金,難道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就夠了嗎?恐怕得先修改憲法關于保護個人合法財產的規定。
不少經濟學家一直建議劃撥國有資產充實養老金,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按照姚洋的建議,國有資產劃撥給養老金,養老金管理部門可以把股份拿到市場上出售,換回現金,這等于曲線加快了國企改革,同時又為養老金改革贏得空間,可謂一舉兩得。姚洋說,如果不加快改,“就怕到時候國有企業不值錢,或者已經賣的差不多了,混改都改完了,改完了發現國有資產沒有那么多了,那怎么辦?”
劃撥國有資產填補養老金顯然有很大的利益阻力。但,國有資產劃不動,就打住房公積金的主意,這顯然說不過去。如此“欺負”私產,網友自然容易受驚嚇。竊以為,假定真的實現了住房公積金填補養老金黑洞,結果又會如何?恐怕公積金只會白搭進去。
《全國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住房公積金繳存額56970.51億元,而養老金虧空3.6萬億元,這還只是目前的情況。中國已進入退休高峰期,領取養老金的人數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出生率日漸降低,繳納公積金的年輕人日漸減少,所以這個窟窿肯定遠遠填不過來。白搭進公積金也救不了養老金。
還要注意,目前的公積金繳存額,是各種政策限制取用公積金的結果,這些不合理的政策本來就是要改的。如果填補養老金成為事實,這些政策就改不了了,變成僵死的體制,那無疑不利于民眾。
5萬多億住房公積金繳存額和上百萬億國有資產比起來,真是九牛一毛。建議專家不要再打住房公積金主意。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務之急是盡快改革養老金體制,不要在未來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比如,讓個人增加繳納的靈活性,以個人管理賬戶取代官員管理賬戶以提高效率等。像公積金填補養老金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短期主意,既違法,也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