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談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病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

            時間:2024-10-19 02:22:50 藥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病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

            摘要: 精神障礙常見癥狀是精神病護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章節,它是護理人員對精神病人進行護理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的主要依據。在這一章節的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法能調動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記憶,培養人際溝通能力及增加對精神科護士工作的興趣。


            關鍵詞: 角色扮演法 精神病護理學教學 應用與體會


            角色扮演是心理學家莫雷諾于20世紀30年代為心理治療的目的而創設的,是一種使人暫時置身于他人的社會位置,并按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態度行事,以增進人們對他人社會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從而學會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會心理學技術[1]。教師在實施教學時,透過故事情節和問題情境的設計,讓學習者在設身處地的情況下,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理解人物中的心理世界,進而增進對問題情境的理解。
            精神病護理學是應用護理學和精神病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從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研究和幫助精神病人恢復健康,以及研究和幫助健康人群預防精神疾病的護理專業分支。由于精神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與其他疾病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加大了精神病護理學的教學難度,尤其是精神障礙常見癥狀這一章節,用以往的講授、舉例等傳統教學模式及學生被動性的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學生普遍反映這一章節內容較難理解。因此針對這一情況,采用角色扮演法來實施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并掌握所學內容,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教學方法總結如下:
            1.對象
            選擇本校三年制中專護理專業護士66、67班學生共100人,其中女生97人,男生3人,年齡18-20歲。
            2.方法
            2.1準備
            2.1.1確定學習目標,制定角色內容
            根據精神科護理學的大綱要求,在精神障礙常見癥狀這一章節中把要求掌握的內容提取出來,進行編輯加工,將不同的精神障礙定為不同的病人“角色”。如: “被害妄想”病人, “命令性幻聽”病人, “強迫癥”病人等等.
            2.1.2布置學生預習
            把要求扮演的角色內容擬成提綱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討論,上圖書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的方法進行預習,做好角色扮演的充分準備。
            2.2 課上進行角色扮演
            將學生分成10組,每組10人,每個小組隨機抽取表演內容,由小組自行選擇表演者,一個扮演病人,一個扮演護士,一個扮演病人搭檔。先利用15分鐘讓小組對角色特征進行討論,設置角色情景,扮演者進一步熟悉角色內容,然后讓每組的表演者逐個上講臺進行表演。如: 其中抽到“鐘情妄想”這一角色的小組扮演了以下情節:圖書館內,一位女同學向正在看書的男同學借書,結果男生誤認為女孩對他有好感,向他表達愛慕之情,即使后來經過女同學再三解釋,男生還是堅定不移的認為女孩只是在考驗他,其實還是喜歡他的。最后所有學生表演完畢后教師進行講評,讓每組學生討論,評選出最優秀的“病人”,最優秀的“護士”與最優秀的“病人搭檔”。
            3.效果評價
            利用問卷形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共發出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答率與有效率為100%。
            調查內容與結果見表1
            表1:100名學生對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病護理學教學中的效果評價(%)
            調查內容 是 不確定 否
            提高學習興趣 95 4 1
            提高自學能力 84 6 10
            調動學習的主動積極性 96 2 2
            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88 8 4
            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93 5 2
            掌握所要求的內容 86 5 9
            理解病人的痛苦,喚起同情心 80 12 8
            培養精神科護理工作的興趣 97 3 0
            4.討論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對角色進行模仿與觀察學習的方法,在角色認知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進入各自的角色境界,與角色情感融為一體,從而產生相應的角色行為[2]。在精神病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了教學質量,是一種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受到學生好評。
            4.1 角色扮演法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調動學習主動積極性
            角色扮演法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于上臺表演充滿了好奇心與新鮮感,為了能在教師與其他同學面前表現得更加完美,學生們認真學習教材,通過各種手段查找相關資料,起到了良好的預習作用。同時通過角色扮演,把書本上難理解的臨床表現同“病人”的癥狀聯系起來,加上精神病人的癥狀十分特別,使學生感到學習生動有趣,因此產生了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2 角色扮演法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整體護理的實施,護士不僅僅是健康服務的照料者,還需要成為健康教育者,這就要求護士具有一定的膽識和口才。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說”者,學生是“聽”

            談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病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

            【談角色扮演法在精神病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相關文章:

            談交際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9

            談QuartusI在教學中的應用03-18

            談水試法在中藥鑒定實踐中的應用03-19

            談地基施工中如何應用粉體攪拌法03-18

            談PowerPoint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21

            淺談類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12-02

            淺談比較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06-01

            論傳統法與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應用03-19

            小議傳統法與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應用03-25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