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善縣結合基層組織設置實際,在全縣大學生村官中成立黨支部,并抓好班子搭建、經費保障、特色活動、服務拓展等工作,確保將黨支部建成富有活力、助推發展、鍛煉隊伍的“青年先鋒堡壘”。
筑牢堡壘,變“單打獨斗”為“集體行動”。按照省市要求,凡是達到成立黨支部條件的鄉鎮,全部建立起大學生村官黨支部,凝聚大學生村官力量,把村官黨員“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服務基層。全縣已成立起5個大學生村官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30名。
配強班子,變“自說自話”為“組織引領”。通過黨員推薦、群眾推薦、黨內選舉、組織考察等一系列程序,選舉出能帶頭、會干事的支部“領頭羊”,配強班子成員,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支部成員開展集中活動。年輕黨員們聚在一起抓學習、交流經驗、開展服務,有利于找到共通點、提升工作積極性,打破了原先大學生村官黨員“自說自話”、融不進駐村黨組織的尷尬局面。
投入經費,使服務基層有必要保障。為解決支部活動經費無保障、無錢辦事的難題,該縣組織部門根據各大學生村官支部組織人員結構情況,為各支部提供500-1500元不等的活動經費,并建立起長效機制,協調各鄉鎮配套資金,為黨組織建設和支部活動正常運轉提供了堅實保障。
開展活動,讓青春活力能盡情展現。各黨支部成立以來,全縣大學生村官黨員積極參加支部集中學習、開展了慰問困難老黨員、與特殊教育學校殘障兒童共度“六.一”節、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慶祝建黨93年等豐富多彩的支部活動,展現了大學生村官的青春風采。
發揮作用,在急難任務中磨礪成長。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大學生村官們積極參與全縣急難險重任務,砥礪品質,磨礪成長。溪洛渡水電站移民搬遷期間,溪洛渡、務基、黃華、大興等移民鄉鎮大學生村官紛紛參與實物指標調查,深入農戶做群眾工作,幫助移民搬遷,成為移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生力軍。永善“4.05”地震發生后,務基鎮大學生村官黨支部動員20名多黨員組成一支抗震救災青年先鋒隊,積極投身到搶險排危工作中,并組織為受災群眾捐款,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