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作為大學生村官,我們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身處服務群眾的最前沿,自然更應該先行先試、傾心傾力。除了認真開展‘6+1’活動,我們還將以此為契機,推動我們的合作社‘拔節成長’。”俞泓是當涂縣大隴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去年創立了當涂縣富隴農副產品銷售專業合作社,雖然剛剛起步,但勢頭還不錯。她所說的“6+1”活動,就是我市為245名在崗大學生村官“特別訂制”的“踐行群眾路線、村官一馬當先的‘6+1’”活動。
據了解,為期10個月的“6+1”活動包括走訪一遍重點農戶、開展一次主題宣講、結對一戶農村親戚、記錄一本民情日志、辦好一些惠民實事、撰寫一份調研報告和開展學雷鋒活動月等。其中的許多內容都是按照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要求,結合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實際特別籌劃的。例如,在走訪重點農戶中,除了關心困難戶、老黨員老干部,還要求村官們要走訪發展戶,詢問致富經驗;走訪返鄉農民,詢問就業現狀。在主題宣傳活動中,除了要將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國家農業政策、社會熱點等向農民群眾進行宣講,還要向基層干部群眾宣傳我市優秀農村黨員干部王啟志等一些身邊的典型。在此基礎上,各位村官通過推廣先進農技、調解糾紛矛盾、提供代辦服務等方式,為村民辦一些既是群眾關心期盼、又是自身力所能及的實事好事。從去年起,我市將每年的3月作為大學生村官學雷鋒活動月,今年我市將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在美化鄉村環境、關愛留守兒童、溫暖“空巢”老人等方面貢獻更多的“村官力量”。
“大學生村官是服務基層的一支重要力量,開展‘6+1’活動,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一環,希望在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過程中,讓村官們進一步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轉作風、提能力、惠農民,培養出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大學生村官隊伍。”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