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HR實戰:評價績效指標

            發布時間:2017-07-24 編輯:卓榮

             
            本文來自于應屆畢業生求職網

            評定指標的確定:客觀指標、主觀評定指標

              績效指標有客觀指標和主觀評定指標兩類。客觀指標是指可以數量化的,可以客觀衡量的工作指標,比如說工人的生產量,銷售人員的銷售量等。客觀指標又可分兩類,一類是生產指標,如一定時間內的產量;另一類為人事指標,如工傷事故的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客觀最大的缺點是缺乏信度(即工作績效在時間上的穩定性),有研究表明,工作者自身的客觀績效指標在不同時間的差異大于工作者之間的差異,比如說事故率,當工人剛開始操作引進的設備時,事故率會較高,而過段時間后由于經驗的積累使事故率大大降低,這樣如果拿設備剛引進時的事故率作為績效指標,會低估工人的績效。另外,客觀指標易受組織環境特性的影響,如汽車配件生產線上某個工人的產量是由整條生產線的運行速度來決定的,這樣的指標也就無法區分生產線上不同工人的工作績效。事實上,許多客觀指標常常是由工作者本人所無法控制的環境因素決定的,因為客觀測量的重點不在于行為,而在于行為的結果。更為重要的事實是,在許多工作中,根本就沒有良好的客觀績效指標,所以,盡管從表面上看,客觀的績效測量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在理論和實際上的限制常使之不適用。

              客觀指標的缺點使研究者和管理者將重點放到了績效測量的主觀指標上。事實上,在許多現實情景中,主觀指標是主要的績效評價指標。當然,由于主觀測量依賴于人的判斷,容易出現與判斷過程相聯系的某些錯誤,常見的錯誤包括評價太寬或者太嚴、趨中傾向、光環效應、對比效應、近期效應、鄰近性偏見(在量表上鄰近的項目比距離較遠的特性相關高),另外,評定者與被評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影響績效評定的一個因素。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